30岁男子花155万买迈巴赫跑滴滴,月入近万:偶尔一单有5000多元
今天热搜,北京一位网约车司机火了——他花155万买了辆迈巴赫S480跑滴滴,首付68万,月供1.4万,却自称“每月净赚近万”,还能“睡到自然醒”。
消息一出,网友炸了:有人夸他“商业鬼才”,有人骂他“人傻钱多”。
这位袁先生可不是一时脑热。
他干网约车6年,攒下50多万首付,专攻高端预约单:平峰期起步价418元,高峰期568元,偶尔一单甚至能收5000块!每月接30-40单,扣除车贷、油费、保养,还能剩近万元。
网友调侃:“别人跑滴滴是打工,他跑滴滴是当老板”。
表面看,这账算得精明:假设5年后车残值50万,相当于每月“白赚”1万,加上运营收入,长期未必亏本。但豪车的“富贵病”可不少——
折旧快:迈巴赫5年残值可能腰斩,相当于每月亏1万;
保养贵:年均保养费3万,保险一年四五万;
客源不稳:高端订单依赖高净值人群,平台政策一变,收入可能断崖。
更扎心的是,这模式普通人根本玩不起。
155万够在小城市全款买房,而袁先生赌的是“车不坏、客不少、政策不变”——但生活,哪能事事打包票?
袁先生的“躺赚”背后,藏着年轻人就业观的大转变——
普通网约车司机拼低价、拼时长,他却用豪车筛选客户,专做“轻奢出行”;
他在社交媒体晒豪车日常,吸引高净值客户,粉丝涨到50万,广告收益覆盖30%成本;
6年行业经验+50万积蓄,让他敢玩“高端局”,甚至后排液晶屏都能帮乘客签下合同。
有人评价:这不是“跑车”,是“跑圈子”。
袁先生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网约车行业的撕裂——
一边是红海:低价竞争下,司机日均工作12小时,月入不过五六千;
一边是蓝海:滴滴数据显示,2024年豪华车订单量暴增41%,客单价超800元的总裁级服务需求激增。
行业专家说,这背后是服务分层的必然:有人需要“便宜快”,就有人愿意为“私密舒适”买单。
而袁先生的成功,本质是“用豪车换时间,用服务换溢价”。
结语:
豪车跑滴滴,究竟是励志神话,还是富贵险中求?答案或许在中间——
它验证了差异化竞争的力量,也暴露了重资产模式的风险。就像网友说的:“家里没矿谁敢这么玩?”
但不可否认,袁先生撕开了一个口子:在内卷时代,“不拼命”未必是躺平,换条赛道,或许能跑出新活法。
只是这条路上,算得清每一笔账的人,才有资格当“孤胆英雄”。
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