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文后你还会急吼吼的送你的孩子去海外“镀金”吗?

最近几天争议最多的就是董明珠公开拒绝聘用留学生,人们尚未嗅到风暴将至。然而结合年初,北京2025年公务员报考系统向海外学子轰然关闭,百万留学生是否惊觉:今年,海外镀金文凭正在急速贬值!

年初北京市以雷霆之势划出红线——非双一流本科的留学生,连优培计划的报名系统都无法登录。这座曾对"海归"笑脸相迎的国际化都市,此刻将QS前50的精英简历直接扫入碎纸机。更令人心惊的是,改革浪潮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广东撕碎藤校光环,山东关闭选调通道,江浙沪严查学历认证,体制内大门正对留学生完成物理性锁闭。

这场学历祛魅运动背后,是赤裸裸的价值清算。当"常青藤速成班"批量生产水硕,当镀金产业链年创汇超千亿,当部分留学生连中文公文都写不通顺,政策铁拳终于落下。数据显示,2024年留学生报考公务员通过率已跌破3%,而国内双一流毕业生录取率是其5倍有余——这场人才选拔正在回归最原始的竞争力比拼。

某些中介机构仍在兜售"曲线救国"的谎言,却选择性遗忘最残酷的现实:长三角某市招录公示显示,132个岗位中仅2人持海外学历,且均为清北本科+哈佛硕士的"硬通货"。当政策制定者用显微镜审视每段教育经历,那些花钱买学位的投机者终将原形毕露。

这场变革恰似一剂清醒剂,刺破了持续二十年的留学泡沫。当体制内不再为镀金学历买单,当企业开始拷问真实学历,那些把留学当身份投资的人该清醒了——中国人才市场正在完成价值重构,镀金文凭还能换来多少溢价空间?答案或许就藏在公务员报考系统冰冷的404错误提示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