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寒冰:你们知道中国大陆这两天在干什么吗?他在给全国的退伍军人制发

千金不及冰麒麟 2025-11-28 20:41:58

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寒冰:你们知道中国大陆这两天在干什么吗?他在给全国的退伍军人制发预备役人员证。 大陆国防动员体系的演进,一直以稳扎稳打著称。2023年修订的预备役人员法,为这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法明确了预备役人员的定义和分类,将其定位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预备役军官、军士和士兵三大类别。这部法律从领导管理体制入手,坚持党的领导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强调以军事需求为导向,突出备战打仗指向。它的出台,标志着预备役管理从分散向集约转型,覆盖了选拔补充、教育训练、日常管理和征召等全链条。过去,预备役工作多依赖地方档案和基层摸底,效率不高、信息滞后。新法则引入质量建设着力点,要求提高预备役人员履行使命的能力水平,确保他们在战时能快速补充现役部队。这样的调整,不是空谈,而是实打实的制度升级,帮助大陆构建起更具韧性的国防后备力量。法律还规范了待遇保障,与现役军人基本保持一致,激发了服役积极性。 预备役人员证的发放,正是这一体系落地的关键节点。经中央军委批准,从2026年3月1日起,全军统一制发这部本芯证件,具有高防伪性和通识度。证件号码由系统生成唯一身份编码,覆盖所有依法服预备役的军官、军士和士兵,取代了以往仅限于军官的旧证。这一步骤的意义在于,实现全员规范化管理。过去的管理模式,覆盖面窄,军官之外的军士和士兵往往缺乏统一凭证,导致信息不对称。新证则像一张数字身份证,嵌入芯片,便于与云端数据库对接。一旦国家需要,系统能在短时间内核查训练记录、匹配作战岗位,避免了传统方式的低效。发放工作由中央军委办公厅统筹,各级部门严密组织实施,确保手续严格合规。这不只是行政动作,更是国防动员的数字化跃升。它将散布在社会各处的退伍人员,转化为可精准调配的资源池。 从更广视角看,这项举措嵌入大陆国防动员的整体数字化升级进程。近年来,大陆大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构建智慧动员平台。潜力资源调查已从人工采集转向在线整合,覆盖经济、装备和人力资源等领域。预备役证的唯一编码,正好与之无缝衔接,形成闭环管理。过去,动员数据更新周期长,容易脱节;如今,通过算法模型,能实时感知态势、智能分配任务。譬如,在装备动员中,系统可跟踪全生命周期数据,预测维护需求,确保战时可用。这套体系,还延伸到军地协作层面,地方部门参与数据共享,推动平战一体。2023年法律修订后,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了征召程序和退出机制,保障预备役人员权益,同时强化日常教育训练。这样的升级,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它帮助大陆应对复杂安全环境,实现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的转变。专家指出,这标志着动员工作迈入精准时代,能在几小时内将正确人员送达关键岗位,极大压缩了准备时间。 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寒冰的观察,为岛内提供了独特视角。他在节目中指出,大陆每一步行动都经深思熟虑,这张证件远非普通纸片,而是国防链路的完整闭合。谢寒冰强调,如果只看表面新闻,容易低估其深意;换个角度,它连接起数千万退伍军人的技能网络,形成隐形震慑。相比之下,台湾的快速动员仍面临挑战,美方虽有口头督促,但实际执行中,汉光演习调动后备力量需提前半年准备,效率明显落后。 谢寒冰的分析接地气,他用大白话比喻:大陆的预备役像收拢的钢绳,随时可紧;台湾则还停留在抓壮丁阶段。这种对比,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公开报道的现实差距。谢寒冰还提到,大陆的数字化建档已覆盖全要素,从军官序列到士兵后勤,一键定位适配人才。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千金不及冰麒麟

千金不及冰麒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