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看得很准,中国若不购买俄罗斯石油,会使俄陷入绝境。可惜,美国不让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图谋注定落空。 2025年10月,那天华盛顿一条制裁令下达,俄罗斯头部的石油公司资产被直接冻结,美国企业接到明令禁止往来,外加把战火烧到全世界,连第三方国家买俄罗斯油都被威胁要重罚,甚至提出可以加一倍的关税。 全世界油价直接蹭蹭往上涨,市场乱成一团;接下来欧盟也跟风加入新一轮制裁,把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也一锅端,加紧绞杀。 很快,中国几家最大国有石油公司出手,把所有海运业务都按下暂停键,把从俄罗斯海上进来的原油缩减了将近一半。 不过,俄罗斯的石油并没有被完全堵死,因为中俄之间有条陆路管道还在稳稳流着油。数据说明,那段时间海运的确下来不少,但管道运输原油顶了很大一部分缺口,事关中国的能源安全,这条线怎么都不会让掉。 前一年俄罗斯一大块财政收入靠的就是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有三分之一预算就靠这口饭,单是中国一年买走的俄罗斯原油就能把俄罗斯经济救上一命。 中国这边,社会工业都绕不开油,稳定供应就等于经济的安全底气。美欧想割断中俄的交易,表面能带来一些混乱,实际却很难真的让大买家和大出口方彻底凉了。 风口浪尖上,市场反应出奇的灵活,表面上大家谨小慎微,背后还是有办法。私营炼厂和中间商开始活跃,油船悄悄关掉定位,一番漂流把俄罗斯油化新身份流进来。 再看别的国家,印度和土耳其同样照买不误,只要价格合适,没人会和钱过不去,欧美禁令只能堵住官方渠道,底下的买卖太活络了。 其实在这场角力前,中俄之间就早早开辟了另一条路,本币结算占了绝大头,根本绕开了美元和SWIFT系统,只要中俄互认,外面再怎么敲打都够不着。俄罗斯赚钱变成人民币和卢布,小摊商也开始收人民币,这下美国的金融武器钝化了一大截。 不过,西方阵营里也不是铁板一块。美国国会质问白宫没执行好制裁,欧洲自己人更是步调不一。德国担心能源问题拒绝上纲上线,英国则一句话封死白俄罗斯口岸,结果欧洲对华贸易受了大影响,搞得盟友阵营内部矛盾越来越多。 中国手上也有不小的筹码,比如稀土出口一关卡,美国芯片成本立刻走高。美方智库开出警告,如果真把中国列进制裁,全球油价顶不住,吃亏的反倒是盟友和市场,最后还发现美国自己都不干净,小范围里通过中间人照旧进货。 以现在来看,靠一纸制裁彻底断连中俄石油合作,难如登天。中俄进一步打通管道,合作越发紧密,中国炼厂也在升级改造适配俄罗斯油。 中国官方态度也很清晰,正常合作决不让步,碰到单边施压一定反制。世界这盘棋,靠一边独大来控制别国能源供应,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