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Politico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告知欧洲盟友,美国需先看到和平协议达成,才会同意为乌克兰提供任何安全保障。德国国防部长表示:绝不能让乌克兰签署投降式的和平协议,这将意味着背叛乌克兰,绝不能迫使乌克兰单方面割让领土,任何推动乌克兰和平的努力都必须是严肃认真的,并且要有助于实现欧洲的安全,德国必须重新定义自身角色,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能依靠哪些盟友。 这一前提把主动权放在谈判桌上。我的第一反应是:美国不是退场,而是在定条件。没有协议,承诺不上账;有了协议,保障才会成文件。换句话说,华盛顿把“钥匙”握在手里,等对面先把门装好。 德国的话很硬,但落到行动就很难。重新定义角色意味着多花钱、多担责、甚至要承担被报复的风险。德国不想背叛乌克兰,也不想被历史追问,可预算、工业产能、社会共识都要跟上,这才是难题。 同一时间,波兰加速上车。96架阿帕奇签了,最早得等到2028年才会陆续到货;潜艇看中瑞典萨博,价格被点名可能超千亿波兰兹罗提。更关键的是,波兰说安全计划里近九成资金要留在本土,这不是单纯买装备,是要把产业链拉回家,做成军工生态。 我有个在华沙做零部件的朋友,他说今年订单暴增,厂里三班倒。这侧面说明一个现实:在欧洲,谁把钱留在本土,谁的政治支持就稳。波音、萨博的股价反应也像是提前下注:战争之外,资本已经在按照“长期紧张”的剧本排队。 :如果谈判久拖不决,美国的安全保证继续打太极,欧洲愿不愿意自掏腰包顶上?德国会不会真掀开军费天花板?波兰能不能消化这么大的装备和维护成本?这不是一两句表态能解决的。 我的看法有三点。第一,看战场节奏,前线不降温,任何协议都是纸面。第二,看华盛顿政治周期,承诺要过党争那一关。第三,看欧洲工业能力,喊口号容易,扩产、招工、供应链配套要实打实。别低估时间成本,也别高估政治口号的兑现速度。 最吊胃口的悬念是:乌克兰能不能在不让地的情况下换来一把真正的“安全伞”?若不能,欧洲愿意为“零让步”付出多大代价?当波兰把钱砸向工厂,德国谈“新角色”,美国握着协议按钮,接下来几个月会是关键分水岭。你更看好谁先做出真实的让步
G20峰会变"独角戏":高市早苗被中国"不见",美国盟友撤走导弹G20峰会还
【4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