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称若中美开战,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帮美国,而帮中国的连三个都没有,这话戳中

姜维有为 2025-11-28 08:46:54

蔡正元称若中美开战,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帮美国,而帮中国的连三个都没有,这话戳中美关系那层纸。有人拿数字说美国盟友多、中国盟友少,看似中国吃亏,实则盟友多未必靠谱,这是偷换概念。 数字游戏好听,真到清算,账本摊在电价、气价、工人工资上。朋友在德国做外贸,去年冬天订单没少,车间却停了好几条线,因为能源太贵。老板嘴上说价值观,手里还是先算成本,员工只关心这个月有没有班上。 再看澳洲换潜艇那出戏,原合同一刀砍掉,赔了法国一大笔,换来的承诺迟迟不落地,海里没见到船,陆地上先涨了税。谁为这些决定埋单?多数时候是纳税人。 所谓同盟的光环,一到动真格就露底。越战的时候,旗子飘了一排,最后撤离的直升机照片还挂在历史书里,面子比里子重要不了多久。 中国这边,朋友不多嘴,办事实在。汶川那年,一些国家送来的是漂亮表态,巴基斯坦直接把库存帐篷全卸了过来。中巴走廊修路架桥,不靠口号,靠一公里一公里地铺。 和俄罗斯的关系也一样,不需要签什么硬条款,能源、航天、外交场合彼此搭把手,稳定比热闹更值钱。 所以别拿“多少国站队”来吓人。真有风雨,关键看谁愿意承担具体代价,是不是愿意派人、出钱、承担风险,而不是在发布会上念两段稿。 还有一点常被忽略,美国的圈层里,每个国家的诉求都不同。有人要市场,有人要安全伞,有人要技术。一旦利益不匹配,就会各想各的。 这几年欧洲工厂外迁、通胀走高,很多企业跟我吐槽,要么去东南亚找产能,要么回到中国补链。嘴上讲阵营,脚下全按生意走。 中国的底牌不是名单,而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内需、快速的组织能力。真遇到冲击,能不能自己造、自己修、自己补,就是硬实力。 当然,朋友也要交,但要交靠谱的朋友。互相成就、彼此尊重,比把谁写进条约更重要。能不能共赢,看工程能不能落地、人民有没有获得感。 蔡正元那句“帮中国的连三个都没有”,听上去吓人,其实是把复杂的博弈简化成数字竞赛。安全不等于合影人数,胜负不取决于站台有多热闹。 真到了关键时刻,三十多个名字里有几个敢真上?几个只发社媒表态?答案往往在利益里,在成本里,也在民意里。 我更看重的是把自己的事做好:粮食稳、能源稳、供应链稳,开放合作不躁进,朋友来得慢一点没关系,靠谱就行。 国际关系像做生意,长期主义才赚钱。对方能跟你做十年、二十年,就是最大的安全感。 如果真有一天风浪更大,谁会站出来?多半是那些在中国产业链里扎下根的伙伴,因为他们和我们有同一条船上的利益。 说到底,强大不是喊来的,是做出来的。把确定性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硬的底气。

0 阅读:74
姜维有为

姜维有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