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舍友4个抽烟,每天打游戏到凌晨2点,新生多次求换寝未果后选择自杀,学校被判次责,赔偿30万元!网友:学校应负全责!该生已向学校报告,校方既不制止吸烟者,也不给学生调换宿舍,已是渎职!造成成该生死亡,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渎职责任,并给予惩戒! 30万赔偿,换不回一个年轻的生命;次要责任的判决,解不开无数人心中的郁结。江西赣州这位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赖某,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报到,却一头扎进了“5人宿舍4人抽烟、通宵打游戏到凌晨2点”的噩梦里 。狭窄的空间里弥漫着化不开的烟味,满地烟头刺鼻呛人,深夜的游戏尖叫撕裂宁静,对烟味极度敏感的他,每天都在“窒息”般的煎熬中度过。 他不是没求助过——多次给辅导员发微信,直言“实在适应不了”“再这样下去真要跳了”,可得到的回复却是“太远了不好管理”的敷衍,后续的语音沟通也从未真正解决问题 。封闭式管理下,宿舍本是他唯一的栖身之所,却成了逼他走向绝路的牢笼。当他绝望地跳入河中,那句“真的窒息”,成了留给世界最后的呐喊。 法院判定学校承担30%次要责任,可网友的愤怒早已沸腾:“明明收到了极端求助信号,既不制止违规吸烟,也不落实调宿,这不是渎职是什么?” 要知道,合格的校园管理本该有“矛盾不过夜”的响应机制,像有的学校明确规定,宿舍矛盾24小时内响应、72小时内处置,涉及心理危机更要专项干预 。而赖某的求助,却被层层推诿,直到生命逝去才换来迟来的赔偿。 18岁的年纪,或许还没学会如何对抗成年人世界的冷漠,但学校作为教育管理方,本该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4名舍友的漠视、辅导员的不作为、学校管理的缺位,像三根稻草压垮了这个年轻人。宿舍不是法外之地,校规也不该是一纸空文,当学生的基本生活权益被侵犯、生命安全受威胁时,学校的“拖延症”就是致命的催化剂。 30万买不来忏悔,次要责任掩盖不了失职。希望这起悲剧能敲响所有高校的警钟:学生的求助从不是“小题大做”,宿舍管理更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觉得学校该负全责吗?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应对?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学生校外自杀 00后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