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被滞留!中日航班十二条线停航,一些不听劝阻的旅日游客被滞留日本机场急的团团转

官芊芊 2025-11-27 01:33:59

活该被滞留!中日航班十二条线停航,一些不听劝阻的旅日游客被滞留日本机场急的团团转,有些游客悔不当初不听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几天,日本关西几个机场的候机大厅里,不少中国游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原本计划好的回国航班突然取消了,十二条中日航线说停就停,有人拖着行李箱在值机柜台前反复确认,有人不停刷新手机找备用方案,还有一家老小坐在角落长吁短叹。   这场景,让人看了既着急又无奈。   其实这事儿早有预兆。整整一周前,国家文旅部就在官网上挂出了“谨慎前往日本关西地区”的提示,我驻日大使馆紧接着连发两条安全预警,语气一次比一次急。   那会儿要是留意到了,现在也不至于被困在机场干着急。可偏偏有人觉得“不至于那么巧”,结果呢?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说起来,这次停航是多重因素撞在一起了。关西地区最近遭遇持续暴雨,好几个县的河流水位暴涨,机场排水系统都快扛不住了。偏偏这时候,大阪关西机场一条主跑道要例行检修,航班调度本就紧张。   更要命的是,核污染水排海带来的连锁反应开始显现——货运航班因为检疫程序增加被大量延误,客机腹舱带货的流程全乱套了,地勤人员调配跟着出问题。这些因素单个拿出来或许还能应付,但凑到一块儿,航空系统彻底吃不消了。   那为什么明知道有风险,还有这么多人往日本跑呢?说到底还是贪便宜心理作祟。某航空公司上个月推出的“限时特价票”,往返才一千多块,比平时便宜了一半还多。好些人一看这价格就坐不住了,什么预警都抛到脑后。   还有几个网红在短视频平台天天发京都枫叶、奈良小鹿,把打卡地标吹得天花乱坠,引得粉丝们盲目跟风。更有人振振有词:“我上回去北海道也说要下暴雪,最后不就飘了几片雪花?”这种侥幸心理,现在回头看真是让人摇头。   类似的情况其实不是头回发生了。去年冬天北海道遭遇五十年一遇的暴雪,札幌新千岁机场瘫痪了三天,当时就有两百多个中国游客被困在航站楼里睡睡袋。   更早些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后,居然有所谓的“探险博主”偷偷摸进警戒区直播,结果被检测出体内辐射超标。这些教训明明就摆在眼前,可总有人觉得倒霉事轮不到自己头上。   现在最棘手的是,滞留在机场的游客里,有带着幼儿的年轻父母,奶粉尿布都快见底了;有请了年假的白领,眼看着超假要扣奖金;还有七八十岁的老人随身带着降压药,药盒都快见底了。   大使馆工作人员这两天忙得脚不沾地,正在协调临时住宿和改签方案,但这么多人一下子涌过来,解决起来确实需要时间。   有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在停航通知正式发布前两小时,航空公司的APP其实已经弹出了改期建议,但很多游客压根没留意。   要是那会儿果断改签,现在估计都在家里喝上热汤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有些游客在机场捶胸顿足:“早知道就该听劝!”但这声“早知道”,来得实在太迟了。   这次事件给所有出境游的旅客提了个醒:出门在外,不能光盯着特价机票和网红攻略。官方的安全预警不是随便发着玩的,每个字背后都是专业评估和真实风险。   就像去年巴厘岛火山喷发前,使馆连续发了三次撤离提醒,最后那批硬撑着不走的游客,是派了专车冒着风险接出来的。   眼下关西机场的滞留旅客总算被分批安置到了附近酒店,但什么时候能飞还是个未知数。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三天还有强降雨,跑道检修至少要五天,物流混乱的状况更不是短期能解决的。这些信息其实在出行前都能查到,可惜很多人选择性忽略了。   说到底,旅行不该是场赌博。当我们揣着护照兴冲冲出门时,除了要做好攻略、备足现金,更要把“安全”这根弦时刻绷紧。   官方的提醒、天气的预兆、当地的实际状况,都比省那几百块钱机票重要得多。这次被困在机场的游客,用亲身经历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有些跟头,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官芊芊

官芊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