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日本越来越猖狂?一位日本老人一语道破:“日本之所以敢跟中国叫板,说到底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1-26 10:15:06

为什么现在日本越来越猖狂?一位日本老人一语道破:“日本之所以敢跟中国叫板,说到底,就是赌徒心理,赌赢了,一步登天,赌输了,大不了缩回岛上。”甲午战争如此,二战也是如此,岛国惯性思维,以为世界的一切不会变,有一次,二次也一样。 日本现在总是想着再赌一次,能翻身,却忘了上次输得裤子都没了。 就在这几天,防卫省内一份“极密”文件悄悄流转,文件内容显示,日本政府计划在2027年前将“反击能力”扩展到台海问题,并已下单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同时在琉球群岛加紧建设高超音速导弹阵地。 这一系列军事动作,不仅代表了日本政府意图强化自身“反击”能力的野心,也让人不禁联想到日本百年来的历史迷思。 回望1895年,当时的明治天皇几乎倾尽国库,调拨了30万日元进行赌注,试图通过与大清的战争一战成名,最终收获了两亿多两白银的横财。 这一成功让日本迷上了“以小博大”的豪赌逻辑,而今天的日本似乎依旧沉迷于这场危险的赌博。 岸田政府在民生开支大幅削减8%的情况下,却依然大幅增加防卫预算,计划增拨1.3万亿日元,这笔钱看似用于自保,实则是在向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支付“保护费”,为获得美国口头上的“核保护伞”而付出代价。 但是,日本在这场赌局中所依赖的“盟友”是否可靠呢?账面上的数据最为清晰,为了换取美国的“保护”,日本不得不承担驻日美军75%的费用,每年新增的1.2万亿日元支出,不仅让日本财政吃紧,还成了无法治愈的“伤口”。 更令人讽刺的是,按照美国的战略需求,日本不得不主动割舍自家重要产业,像东芝、索尼等日本科技巨头被迫放弃中国市场,仅这一项损失就超过了300亿美元。 这种自杀式的“忠诚”,换来的是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的骤降,以及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中的落后。 即便德国车企在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本制造业却因被政治束缚,错失了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场看似精心策划的“赌局”中,日本总是将海洋当作天然的屏障,幻想着自己能用“流星”导弹射程覆盖上海,试图用这些武器作为筹码。 单凭这种“孤岛逻辑”,并不足以应对现代产业链的严峻现实,日本的汽车工业和军工产业对稀土资源的依赖极为严重,约56%的稀土资源必须从中国进口,而中国早已建立起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若供应链出现断裂,任何高科技武器和汽车制造都可能陷入停滞,去年,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820亿美元,这清楚地表明,谁才是真正处于被动地位。 历史从未善待那些盲目自大的国家,二战末期,日本军方曾疯狂叫嚣“玉碎”,要求平民拿起竹枪去与现代化的钢铁洪流抗衡,最终导致日本海外资产缩水92%,工业产能几乎被摧毁。 今天,走进靖国鬼社的日本国会议员们,也在重复着这样的错误,他们的军事推演中,甚至承认一旦开战,自己的反舰导弹库存最多撑不过一周。 毕竟,日本的对手不再是清朝衰弱的北洋水师,而是一个拥有更强海上力量、经济总量远超日本的现代工业国家。 民众的狂热情绪被政府用来掩盖其真正的经济困境,消费税从8%悄悄升至10%,东京商工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对华投资已经降至十年来的新低。 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却被迫面对政府通过军事演习、武器部署等方式来转移视线。 这一切的代价最终都会由民众承担,而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防波堤”角色,实则是把自己推到了风险的最前沿。 当日本选择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前沿,想通过挑衅来测试对手的底线时,已经彻底断绝了自己的退路。 像一个盲目的赌徒一样,日本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经济独立性,还在试图用过时的手段去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对于赌徒来说,最可怕的不是输掉了一局,而是直到倾家荡产的那一刻,依旧幻想着通过旧有的规则赢回一局,但这场战争的赌局,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游戏。 信源:央视网

0 阅读:0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