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敢问黄循财,是中国不放下历史,还是日本不承认侵略?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称“搁

曼彤说世界 2025-11-25 15:47:09

港媒:敢问黄循财,是中国不放下历史,还是日本不承认侵略?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称“搁置历史,向前迈进”,“希望中国也持相同态度”,“以更克制的方式”处理与日本的矛盾,从而为地区局势降温。 这话听着轻飘飘,实则寒透了无数战争受害者后代的心。72岁的张启山,退休前是中学历史老师,书桌抽屉里常年锁着两样东西:一块带着锈迹的日军弹片,一张泛黄的黑白全家福。弹片是爷爷当年从大腿里取出来的,全家福里少了个十六岁的少年,是爷爷最小的弟弟,1943年被日军抓去做劳工,最后尸骨无存,家里的老房子也被日军一把火烧成灰烬,爷爷带着家人逃荒三年,饿晕过无数次,腿上的弹伤每逢阴雨天就疼得直冒冷汗,直到去世前,还总攥着弹片跟张启山说:“娃,别忘,日本人欠咱的,欠咱国家的,得认账,不认账,这伤就好不了,这仇就不算了。” 那天看到黄循财的言论,张启山翻出抽屉里的东西,指尖摩挲着弹片上的凹痕,气得手抖——不是中国不放下,是日本从没想着弥补,从没真正承认过自己犯下的罪孽,凭什么要受害者单方面搁置伤痛? 黄循财能说出“搁置历史”的话,说到底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新加坡从未经历过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没体会过亲人被屠戮、家园被焚毁的绝望,没见过尸横遍野、饿殍满地的惨状,自然能轻飘飘把历史当成“可以丢弃的包袱”,劝受害者“向前看”。可对中国来说,那段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记录,是三千五百万同胞的鲜血,是无数破碎的家庭,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伤痛。张启山教历史课时,总给学生看南京大屠杀的史料照片,有孩童被日军挑在刺刀上的画面,有百姓被集体活埋的场景,学生们看哭的样子,让他更清楚:历史不能搁置,一旦搁置,就是对逝者的亵渎,对先烈的背叛,更是给侵略者翻案留足空间。 更讽刺的是,黄循财劝中国“克制”,却对日本的挑衅视而不见。这些年,日本政客频频参拜靖国神社,里面供奉着甲级战犯,去年8月,还有多名日本议员扎堆前往,祭拜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教科书篡改从未停止,去年某日本出版社将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众多”修改为“存在大量死亡”,刻意淡化侵略暴行,甚至有教材删除“731部队人体实验”相关内容,试图抹去罪恶痕迹;更别提日本执意排放核污染水,无视周边国家民众健康,还倒打一耙说中国“炒作”,种种操作,哪有半点“向前迈进”的诚意?日本一边拒不承认侵略历史,一边不断触碰历史红线,不断伤害周边受害国感情,地区局势升温的根源明明在日本,黄循财却反过来要求中国“克制”“搁置历史”,这分明是颠倒黑白,偏袒侵略者。 张启山记得,前年去日本旅游,路过靖国神社时,看到门口有日本年轻人举着“大东亚共荣”的标语,还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他当场就跟对方争执起来,最后被同行的朋友拉开。回来后他跟老伴说:“不是咱非要揪着过去不放,是日本人不认错,还想着美化侵略,咱要是真搁置了,他们只会更嚣张,说不定哪天,历史还会重演。” 这话戳中了关键——历史不是用来“搁置”的,是用来警醒的。德国当年敢正视二战罪行,主动向受害国道歉赔偿,拆除纳粹相关标志,教育后代铭记罪恶,才换来了周边国家的谅解,实现了地区和平稳定;可日本恰恰相反,回避罪责、美化侵略、挑衅邻邦,这样的情况下谈“搁置历史”,无异于纵容罪恶,让无数受害者的伤痛白白承受。 黄循财所谓的“为地区局势降温”,本质是不分是非、和稀泥。真正能让局势降温的,从来不是受害者搁置伤痛,而是侵略者正视历史、承认罪行、弥补过错。中国从未主动挑起与日本的矛盾,反倒是日本一次次突破历史底线,中国的回应,不过是捍卫民族尊严、守护历史真相的正当行为,何来“不克制”之说?历史是民族的记忆,是文明的根基,丢掉历史记忆,就等于丢掉了底线,纵容侵略,只会让和平沦为泡影。那些劝中国“搁置历史”的人,该先问问日本,什么时候能真正放下侥幸,正视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什么时候能给无数受害者一个迟到的道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秋晨阳

秋晨阳

3
2025-11-25 18:18

这个名字透着俗气的人,他算啥玩意儿?哔哔叭叭。

猜你喜欢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