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消息, 印度总理莫迪11月23日发文说:“我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举行了富有成效的会晤。我们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在创新、国防和人才流动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同时我也希望进一步巩固我们的贸易关系。日印关系是构建更美好全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番话听着满是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但往深了扒就会发现,所谓“富有成效的会晤”背后,藏着两国各自的小算盘,甚至还暗戳戳带着搅动地区局势的风险。这次见面不是偶然,是G20峰会期间的双边互动,地点就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峰会场地里,聊了足足90分钟,看似聚焦经济和技术,实则在安全领域埋了不少伏笔。 莫迪之所以急着和日本拉近关系,核心原因之一是印度正被美国的高关税压得喘不过气。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已经累计到了50%,直接让印度经济增速预计下滑近一个百分点。这时候日本递来的橄榄枝就显得格外诱人——日本承诺未来10年给印度投资10万亿日元,差不多680亿美元,重点投在半导体、AI这些印度急需发展的领域,还计划引进5万名印度技术人才赴日,既帮印度解决了外资缺口,又缓解了就业压力。对莫迪来说,和日本合作既能填补美国撤资留下的空白,又能借着日本的技术提升印度制造业竞争力,简直是双赢的买卖,难怪他会高调宣称会谈“富有成效”。 高市早苗这边的心思更不简单。她10月刚上任日本首相,是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一上台就忙着推修宪、强军,还把台海问题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先事项。这次和莫迪见面,表面上谈高铁、谈贸易,背地里却想拉印度给日本的军事布局背书。会晤刚结束,高市早苗就迫不及待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称“台湾安全关乎日本生命线”,甚至放话自卫队会动用集体自卫权介入,还特意配上和莫迪的握手照,把原本单纯的经贸合作硬拧成了军事同盟的信号。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借日印合作壮胆,想让自己的强硬立场获得更多国际支持,顺便给日本的安保预算加码找借口。 所谓的“创新合作”,看着是科技共赢,实则藏着供应链博弈的小心思。两国计划在班加罗尔和东京设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攻关AI和新能源技术,但背后是日本想把印度打造成“中国+1”的供应链替代选项,减少对华依赖;印度则想借着日本的技术,在半导体领域实现突破,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可合作能不能成还得打个问号,就像之前日印合作的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2017年就动工了,原定2023年开通,结果因为双方在技术标准上的分歧一再延迟,现在还没个准信。连成熟的高铁技术都磨合不顺,更别说高精尖的半导体、AI领域了,想实现真正的技术共享没那么容易。 说到底,日印这次会晤根本不是为了“构建更美好全球环境”,而是一场基于各自利益的交易。印度想要钱和技术,日本想要盟友和地区影响力,双方一拍即合,却把地区安全当作筹码。这种带着功利心和对抗性的合作,不仅难以长久,还可能给印太地区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所谓的“美好愿景”,不过是包裹着地缘政治算计的漂亮说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