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面对“文化入侵”,我们既要保持文化自信,也要具备全球视野。关键是如何区分“文化交流”与“文化入侵”。 那什么是“文化入侵”与“文化交流”呢? “文化入侵”通常指的是一种文化凭借其经济、政治和技术的优势,向另一种文化进行单向的、强力的文化输出和价值观渗透,其后果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衰落、文化认同感的丧失,甚至社会价值观的混乱。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平等的、互鉴的。例如,我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方也学习东方的哲学思想。 “文化入侵”是单向的、不平等的、带有替代目的的。其背后往往有明确的政治或商业意图,旨在削弱目标文化的根基。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1.固本培元,增强自身文化实力; 2.主动出击,讲好中国故事; 3.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分辨外来文化的精髓和糟粕的能力; 4.不失警惕之心,对带有政治目的和破坏性的文化渗透保持清醒。 当我们文化足够自信、足够强大、足够魅力,中华文化何惧入侵。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一个文化单一、壁垒森严的世界,而是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