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块面包与48小时煎熬:兴平双胞胎回家路,父亲含泪拥抱冰红脸颊

语蓉聊武器 2025-11-24 11:37:56

陕西兴平,失联48小时,这对12岁双胞胎姐妹终于找到了!父母都急疯了,父亲哭了,说孩子找到时,手里拿着半块捡来的面包,脸冻得通红,一抱就哭了,说再也不敢乱跑了! 11月23号傍晚的兴平,天已经黑透了,高先生家的窗户里透出暖黄的光。 餐桌上摆着一碗刚炖好的排骨汤,油花在表面轻轻晃着,12岁的高珂蓉和高珂茹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热乎的米饭,奶奶站在旁边,手里的筷子不停往她们碗里夹肉,嘴里念叨着“多吃点,这两天饿坏了”。 高先生坐在对面,看着两个孩子冻得还没完全消红的脸颊,原本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几个小时前在城郊路边,他抱着这两个浑身透着冷意的孩子,能清晰摸到她们校服上沾着的泥点,还有她们手里攥着的那半块硬邦邦的面包,面包边缘都被攥得变了形。 这两个孩子,平时在高新区五小上学,走哪儿都黏在一起,连放学回家都要手牵手。 11月21号那天晚上,家里的店铺还没关,妈妈在厨房洗碗,水流哗啦啦响着,偶尔抬头看一眼柜台,还能看见两个孩子趴在那儿玩。 等碗洗好出来,柜台边空了,妈妈以为她们去隔壁超市买零食了——平时孩子也常这么干,最多十几分钟就回来。 可那天直到晚上9点,门口还是没动静,妈妈开始在店里转圈,时不时往门外望,高先生也放下手里的活,骑着电动车往超市方向去,顺便绕了绕周边的路,没见着人。 到了10点,高先生的电动车已经绕遍了槐里路周边三条街,认识的邻居都问遍了,“看见我们家那对双胞胎没?穿蓝色校服的”,得到的都是摇头。 他骑着车往回走,风刮在脸上有点疼,心里头开始发慌,回到店里就赶紧打了报警电话。 挂了电话,奶奶坐在柜台后面,突然红了眼圈,“下午珂蓉躲在这儿刷短视频,我还说她‘再看眼睛都要瞎了’,当时孩子没说话,是不是我话说重了?” 高先生这才想起,白天他还跟孩子开玩笑,说“这次考试没考好,晚上好好表现,不然你妈要收拾你们”,当时孩子只是低头笑了笑,没吭声。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高先生家的店门口就来了几个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手里拿着打印好的寻人启事,上面印着两个孩子的照片,写着“12岁,身高147厘米,穿蓝色校服、白底黑面运动鞋”,还有联系电话。 志愿者说“我们已经组织了人,分小组搜,你别太着急”。 很快,街上的寻人启事多了起来,电线杆上、小区门口,甚至超市的玻璃门上都贴着。 警方也来了人,在店里调了监控,画面里能清楚看见21号晚上7点17分,两个孩子从店门走出去,手牵手往东边走了。 之后又去周边调了其他监控,200多处画面,民警们坐在监控室里,一帧一帧地看,眼睛都熬红了。 到了中午,终于有了线索——监控里出现两个小小的蓝色身影,进了一栋居民楼的楼道,可没拍到她们什么时候出来。 高先生跟着民警去了那栋楼,一层一层地找,喊着“珂蓉、珂茹”,声控灯一盏盏亮起来,又暗下去,没人回应。 22号下午,志愿者的队伍已经有5200多人,分成12个小组,公园、涵洞、拆迁后没人住的空房子都搜了个遍。 有个志愿者在草丛里发现一枚粉色发夹,赶紧喊高先生过去,高先生跑过去,把发夹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指腹蹭过发夹上的水钻,“不是我们家的,我们家孩子不戴这种”,说完蹲在地上,双手撑着膝盖,好一会儿才站起来。 那天下午,警方又从监控里找到线索,两个孩子在市区一个小区里待了会儿,不到半小时就走了,之后骑了一辆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自行车,往郊区方向去,最后在“庄头”附近没了踪影。 23号下午,高先生的手机突然响了,是警方打来的,说有市民在城郊路边发现了两个穿蓝色校服的孩子。 他赶紧往那边赶,路上手都在抖,到了地方,就看见两个孩子蹲在路边,低着头,看见他过来,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后来孩子说,21号晚上在楼道里待了一夜,冷了就互相抱着。 22号早上饿了,看见路边有人扔的面包,捡起来分着吃。 下午骑到同学家,只敢在门口站着,同学妈妈让她们进去喝了口水,没敢多待就走了。 现在孩子回来了,高先生把那半块面包扔进了垃圾桶,转身去厨房帮妈妈热汤。 奶奶还在跟孩子说“以后有事跟奶奶说,别乱跑了”,妈妈坐在旁边,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给孩子擦擦嘴角。 高先生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之前听说的一件事,河南郑州有个13岁的女孩,因为被家长批评网课不认真,躲在地下室36小时,靠好心人给的面包充饥。 他叹了口气,觉得以后真得跟孩子多聊聊,哪怕只是说说学校里谁跟谁闹了别扭,谁得了小红花,也比随口说句批评的话强。 高先生看着她们,觉得这48小时里的担心、着急,在这一刻都化成了踏实——比起成绩,比起别的,孩子能安安稳稳坐在家里,喝上一碗热汤,才是最要紧的。 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36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