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只是建议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就有网友跳出来认为应该严格审查高志凯家里是否使用了日本元素的物品,只要涉及日本零部件的物品全部拉走,而且禁止高志凯先生乘坐飞机、高铁等,因为这些产品当中必然含有日本的零部件等。 这种说法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先不说高教授的建议合不合理,单说这种 “株连式” 指责就站不住脚。 现在全球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找出完全不含日本零部件的现代产品,难度堪比登天。 就拿我们每天用的手机来说,屏幕面板可能是日本 JDI 的,摄像头传感器或许来自索尼;家里的冰箱、空调,压缩机核心部件说不定就有日本技术。 再看网友吐槽的飞机、高铁,更是典型的全球合作产物。 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早已实现自主化,但部分精密轴承、电子元器件的供应链里,确实有日本企业的身影。 这不是我们技术不行,而是全球分工的必然结果 —— 日本在这些细分领域积累深,性价比有优势,很多国家的高铁都在用。 飞机就更不用说了,波音、空客的零部件来自几十个国家,就算是咱们的 C919,也有部分配套部件是国际合作生产,其中就包括日本的供应商。 真要按这些网友的逻辑,不光高教授不能坐高铁飞机,咱们每个人都得 “一刀切”。 你用的相机、戴的手表、穿的户外装备,说不定都有日本零部件;就连家里的酱油、护肤品,可能都含日本进口原料。 照这标准,大家干脆退回原始社会得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 2025 年 11 月 7 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挑衅,说要是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并使用武力,可能构成 “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还能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话说得有多过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内政轮不到日本指手画脚,更别说动辄搬出 “自卫队”“集体自卫权”,这分明是在干涉中国内政,破坏地区稳定。 高教授建议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本质上是针对性的反制思路。 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现代工业的 “维生素”,尤其在军工、电子、新能源领域缺一不可。 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国家,90% 以上的稀土都依赖进口,而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分离提纯技术更是领先。 要是真减少或停止出口,日本的汽车产业、半导体产业、军工企业都会面临 “卡脖子” 困境。 所以高教授的建议,不是一时冲动的气话,而是抓住了日本的产业软肋,是合理的战略反制考量。 但理性反制和网暴个人完全是两码事。咱们要针对的是日本政府的错误行径,而不是拿提建议的专家开刀,更不是搞 “一刀切” 的极端行为。 那些喊着查高教授家、禁止他出行的网友,其实是找错了发泄对象。 真要想支持反制,不如多关注如何完善稀土出口管控,如何推动国产替代技术发展,而不是纠结于个人使用的物品有没有日本元素。 高志凯教授的建议,核心是提醒我们要善用自身优势,对日本的错误行径进行精准反制。 而网友们的极端言论,不仅偏离了问题本质,还会让理性的声音被淹没。 针对日本政府的挑衅,我们要有理有据、精准打击,而不是让情绪化的网暴模糊了焦点。支持反制没错,但请别用错误的方式,伤害自己人、偏离正确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