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为什么那么急不可耐?其实留给日本的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很多人不明白,为何

火龙果阅览世界 2025-11-22 17:54:44

高市早苗为什么那么急不可耐?其实留给日本的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很多人不明白,为何石破茂不愿意干日本首相,其实这事很简单,那就是来自于美国和日本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其实是一场看谁跑得更快的生死局,但赛道只有两条:一条通往美国的账房,另一条通往日本的重症监护室。 摆在所有日本政客面前的账本实在是太过血腥。大洋彼岸的美国,背负着超过38万亿美元的巨债,雪球越滚越骇人,仅2025财年光是还要还的利息就高达1.2万亿美元。 这个天文数字砸下来,意味着美国必须找人买单。而放眼全球,欧洲早已在能源泥潭里自顾不暇,印度和巴西那点家底连塞牙缝都不够,此时此刻,手里还有点积蓄的日本,就成了被美国死死盯上的“提款机”。 可日本自己的口袋早就漏了底。这个国家每三个走路的人里,就有一个是年过六十五的老人,这让年轻人的脊梁骨快被压断了。 更绝望的是,医疗和养老就像无底洞,每年都要硬生生吞掉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财政收入,债务规模更是飙到了GDP的2.5倍。 就连最普通的大米价格都在疯涨,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时候再想从日本身上榨油水,无异于是在石头里挤血。 正是在这种两头堵死的绝境下,石破茂展现出了一种极其老练的“退缩”。与其说他是软弱,不如说他是被那一笔笔旧账吓清醒了。 他没忘记当初特朗普政府为了逼签贸易协定,张嘴就是加征15%关税的威胁,那种被按着头吃亏的滋味,他比谁都记得清楚。 所以,即便顶着参议院选举失利的骂名,甚至自家自民党都没能保住过半席位,他也显得意兴阑珊。 他曾经抱怨当首相太累、没意思,这不是矫情,而是看透了这个位置如今就是个把人架在火上烤的刑具。 他宁愿把精力花在给中小企业设立1000个帮扶窗口这种具体的事务上,宁愿派大臣跑去美国谈判八次搞拖延战术,也不想在此时接过那个必须彻底倒向美国、进而把国家拖入深渊的接力棒。 但这种在悬崖边的谨慎,到了高市早苗眼里,却成了最后翻盘的赌注。作为已经六十多岁的女性政治家,在日本那个男性把持的政坛里,她太清楚自己的政治生命没剩几年了。 如果是平时,她绝无上位的可能,但现在美国急需一条既凶狠又听话的“看门犬”,这就成了她唯一的抓手。为了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窗口期,她是真的豁出去了。 别的政客还在权衡利弊,她已经跳上桌子喊出了“台湾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机”这种要把国家绑上战车的疯话。 为了给大洋彼岸递投名状,她不但要把防卫费占GDP2%的指标强行提速,还忙不迭地想要修改安保文件、放宽武器出口,甚至连核动力潜艇这种极度敏感的话题都敢往外抛。 这一切看似勇猛,实则是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美国那即将崩盘的信用体系上。她赌的是,只要够听话、够激进,美国就能拉她一把,哪怕为此被在野党骂作“把日本拖入危机”也在所不惜。 这种疯狂的代价,直接报销在了日本经济的账面上。现在的日本工商业界,看着中国市场的报表简直心都在滴血。 本田在华销量暴跌了30.9%,跌回了十年前的水准;日产更惨,直接摔回了2008年的水平;整个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已被挤压到只剩11.2%。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旅游业带来的大量真金白银也在因为政治上的对抗而迅速蒸发。 高市早苗的这场豪赌,不仅激怒了中国,也吓坏了自民党内部的温和派,连联合执政的公明党都被逼得退群。她以为抓住了美国这根救命稻草,殊不知那是日本经济脖子上的绞索。 石破茂的“躲”是因为看见了死路,而高市早苗的“冲”,则是拉着整个已经在晃动的日本经济根基,在薄冰上玩命狂奔。 在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里,无论谁坐上那个位置,夹在大国缝隙里的日本,都在不可避免地滑向边缘化的深渊。 信息源:《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在日本国内遭到多方质疑》中国网

0 阅读:1
火龙果阅览世界

火龙果阅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