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打到全军覆没,都没能击沉一艘日本军舰,谁知10年后,

山有芷 2025-11-21 18:15:58

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打到全军覆没,都没能击沉一艘日本军舰,谁知10年后,日军却在想相近海域,自己炸沉了五艘战舰,却看不到任何敌人的身影!   同样是这片黄海,浪头拍在船舷上的声音,百年来似乎就没变过。可要是把时间拨回到1894年9月17日,这里全是烧焦的味道和撕心裂肺的喊叫,那天打得太惨了“致远”舰刚刚沉下去,日本人的炮口就齐刷刷对准了“经远”舰。   那时候,“经远”已经掉队了,四艘日舰围着这一艘船死磕,炮弹根本不是一颗颗打,而是像泼水一样砸过来,船身早就烧成了一个大火球,可还在还击,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接过指挥权的是驾驶二副陈京莹,管带林永升倒下了。   帮带大副也牺牲了,这位才31岁的年轻人站在驾驶台上,一边吼着让人泼水救火,一边操控着战舰做机动规避,这根本不是正常海战该有的打法,完全是拿着肉身往铁板上撞,其实这结局,陈京莹心里早就有数。   他18岁考进天津水师学堂,是那一拨里顶尖的明白人,开战前他在给家里的信里就交了实底:跟日本打,能赢的胜算也就是三成,为啥呢,不仅是因为日本船多,更是因为自家的“里子”早空了。   北洋这几条船看似威风,南洋那边更是脆得像玻璃,他在前线拼命的时候,后方的朝廷正忙着拿救命的海军军费去修颐和园的园子,从定远、镇远回国到开战这几年,当日本天皇带头把宫廷经费捐出来买快船快炮时,我们的定远舰连个像样的维护都没有。   主炮的穿甲弹最后就剩下那么三枚,平时训练甚至不得不拿沙土充当火药,这仗打到最后,简直是一场血腥的消耗“经远”全舰231名官兵没了,整个北洋水师11个管带,那一战就死了7个。   等到1895年初在威海卫,昔日亚洲第一的“定远”舰哪怕半沉在港口里,也没能逃过被拆解的命运,提督丁汝昌绝望地吞了鸦片,想死保名节,可他刚咽气,手底下人就升起了白旗,最后日本人不光拉走了船的残骸,连带着把大清的海防梦连根拔起。   连船上的航海日志都当战利品运走了,看着挺让人憋屈是吧,但老天爷有时候挺会开玩笑,就在甲午惨败仅仅十年后,1904年的日俄战争,战场又转回了这片海。   这时候的日本海军狂得没边了,他们觉得自己赢了大清就天下无敌,靠着几个间谍把俄国人的水雷分布摸透了,大摇大摆地在海上横着走,俄国那个叫伊凡诺夫的舰长也是个狠角,上头让他离岸8海里布雷,他寻思着日本人肯定防着这一手。   干脆心一横,冒死往前顶了3海里,在一个谁都想不到的死角把雷埋下了,这一招“反常规”,把迷信情报的日本人坑苦了,转过天来,大雾还没散尽,日本两艘当家主力“初濑”和“八岛”就大摇大摆闯进了雷区。   “初濑”号刚触雷还在冒烟,后面几艘船还以为是潜艇偷袭,冲着大海一通乱开炮,结果那是连环雷,锅炉当场炸飞,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几百号人就这么喂了鱼,为了掩盖这丢人的事儿,日本硬是把两艘主力舰沉没的消息捂到了战争结束。   而在旅顺口那边,为了堵住俄国舰队,日军甚至不得不把自己当年的宝贝军舰,甚至是哪怕作为战利品缴获的北洋旧舰,装满石头自沉在航道上,那片曾经让北洋官兵流干了血的海域,最后也成了日军舰艇的坟场。   回头看这这片海,道理其实特别残酷,北洋当年输,不是输在陈京莹他们不敢死,是输在这个老大帝国烂到了根儿上,拿命去填体制的坑,填不满。   而后来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栽跟头,是因为忘了敬畏,把运气当本事,最终也被战场的变数教训得满地找牙,海浪刷过去,谁的狂妄和谁的委屈,最后都得被拍在沙滩上,什么都留不下。 信息来源:《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战史》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0 阅读:0
山有芷

山有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