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新消息! 11月20日,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在财报会上放了个重磅消息,说公司正稳稳朝着今明两年核心AI芯片收入5000亿美元的目标冲刺,而且眼看就要超额完成,未来几个季度数据还会更猛。说白了,这已经不是画饼了,是锅里的饭都快焖熟了,全球科技圈一听,立马又坐直了身子。 这5000亿的目标不是凭空喊的,有实打实的业绩打底。根据英伟达2025年第三财季财报,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2%,核心AI芯片H20系列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目前公司未交付订单金额已超3000亿美元,其中不少订单排期已到2027年,为目标达成筑牢了基础。 撑起这份增长的是全球旺盛的AI算力需求。OpenAI、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为搭建大模型,持续加大芯片采购力度,单家企业年度采购额常达数十亿美元。云计算厂商也在疯狂扩充算力中心,亚马逊AWS、微软Azure的GPU服务器部署量同比均增长超150%,成了芯片需求的重要支柱。 但高增长背后也藏着隐忧,产能瓶颈就是头号难题。英伟达高端AI芯片主要由台积电代工,目前台积电3纳米产线已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即便持续扩产,短期内也难以完全满足需求。新建一座先进晶圆厂不仅需要15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还得3-5年才能实现量产。 竞争对手也在紧追不舍。AMD的MI300系列芯片凭借性能优势,已拿下Meta、谷歌等企业的部分订单,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国内厂商的AI芯片也在加速迭代,虽然在高端领域仍有差距,但在中低端市场已能实现替代,开始分走部分订单。 地缘政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受相关出口管制政策限制,英伟达无法向中国市场出口最先进的AI芯片,只能通过推出符合规定的替代型号维持业务。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市场,这一限制让英伟达错失了大量潜在收入,也给长期增长埋下了隐患。 还有行业周期的风险。当前全球AI行业正处于投资热潮,但若未来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算力需求可能会降温。半导体行业本身就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一旦市场需求下滑,英伟达的高增长态势可能会受到冲击,甚至出现库存积压的问题。 英伟达的亮眼业绩,本质上是AI产业爆发带来的时代红利。但要稳住长期增长,不仅需要解决产能和竞争问题,还得应对地缘政治和行业周期的不确定性。科技行业从来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持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