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抛售美债 当地时间11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在2025年9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增持美国国债,而中国、英国进行了减持。 具体数据一看就明白,现在持有美债最多的是日本,9月份又买了89亿美元,手里的美债规模一下子冲到11893亿美元,稳稳占着第一的位置;英国抛得更狠,一口气卖了393亿美元,剩下的持仓降到8650亿美元。 咱们中国呢,这是2025年第五次减持美债了,虽然这次只抛了5亿美元,不算大动作,但手里的美债规模定格在7005亿美元,明显在顺着这几年的路子继续调整。 有人可能会问,才减持5亿美元,美国至于这么紧张吗?关键不在单次抛多少,而在“趋势”这俩字上。要知道,从2022年4月咱们手里的美债跌破1万亿美元开始,就没停下过稳当调整的脚步,2022到2024年这三年,累计已经抛了超过2800亿美元,2025年更是“有时买有时卖,但卖的时候更多”,意思很明确:我们在主动调整手里的外国资产结构。 跟日本“逆势买美债”比起来,咱们的做法其实更有说道。日本之所以一个劲加仓,很大程度是为了稳住日元的汇率,靠买美债来调节自己国家货币的走势,属于没办法的被动应对;但咱们中国减持,完全是主动保护自己的资产。 毕竟现在的美国国债,真算不上绝对安全的“保险柜”,美国联邦政府的欠债已经飙到37万亿美元,光每年要还的利息就有1万多亿美元,特朗普搞的那个“大美丽法案”,还得让未来10年的欠债再增加2万亿,谁能保证美债将来不会有还不上钱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美元的信用正在打折扣。自从特朗普上台,美元指数已经跌了超过10%,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还总被政治因素干扰,这种情况下把太多资产都绑在美债上,跟把所有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没区别。 所以咱们减持美债,不是故意跟美国对着干,而是像家里理财一样想得明白,你看央行这都连续10个月买黄金了,现在黄金储备都到7402万盎司了,就是用“美债少买点、黄金多囤点”的搭配,来抵消美元波动带来的风险。 美国担心也不是没道理。外国人手里的美债数量变不变,直接影响美债好不好卖,如果主要买家都开始抛,美国就只能靠给更高的利息才能把国债卖出去,这样一来,欠的债就更还不清了。但咱们中国的操作一直很有分寸,既没像英国那样猛抛引发市场慌神,也没像日本那样盲目乱买,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一步一步来,这就是大国管钱的底气。 还有个细节值得提一嘴,全世界的央行都在跟着调整思路。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又买了166吨黄金,2022到2024年每年买的黄金都超过1000吨,95%的央行都打算以后继续买黄金。这说明不是只有中国在动,而是全世界都在重新掂量美债值不值得持有,转头去买更安全的资产。 说到底,中国减持美债既不是要“清仓大甩卖”,也不是拿这个当“政治筹码”,纯粹是看着风险大,做出的理智决定。咱们不会因为美国关注就停下调整的脚步,也不会不管不顾地猛抛搞乱市场,毕竟管理外汇资产,核心就是安全、稳当。 这种不慌不忙、按规矩来的做法,既守住了咱们的资产安全,也给全世界市场传了个明白信号,与其跟着别人瞎起哄,不如好好规划自己的资产,这才是真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