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放破烂能生钱”“面子比子女重要”,当这些话从一位母亲口中说出时,你会怎么想? 孙女士的一生,几乎被这两件事绑架:一是要面子,二是舍不得“垃圾”。亲戚来往,她一句“都是外人”,把多年人情一刀切断;子女提意见,她宁愿说“对不起”给外人,也不肯对自己孩子低头。结果呢?亲戚被得罪光了,邻里不再愿意插手,剩下子女在夹缝中收拾烂摊子。 家里破烂堆成山,老人却当成“宝贝”,说再放几十年能“生几百万”。现实却是:垃圾成了病根,房子成了仓库,人却没了落脚的“家”。为了清理另一处房子的杂物,子女足足等了12年,从“过了十五清”一直等到心凉。连九十多岁的奶奶都看不下去发问,换来的仍是拖延和推诿。 更扎心的,是那些话里的“诅咒”。儿子问何时清理,她回一句“你何时带女朋友回来,我就何时清”,话里话外,就是不看好孩子的人生。久而久之,子女干脆不想成家,不愿再为这份“死要面子”的亲情买单。上一辈把错误强压给下一代,让孩子在不知情中替自己背锅,这种事,80后、90后又有多少人没经历过呢? 真正的家,不靠嘴上说“幸福温馨”,而是看三件事:东西是谁在用,话是对谁好说,错能不能认。给年轻人的两点建议:一是早点给自己划清界限,有些“人情”和“孝顺”要有底线;二是凡事多想一步,做决定前问问自己一句:这件事,会不会让未来的孩子替我受苦?看完孙女士的故事,如果你觉得哪里刺痛了自己,不妨从今天开始,先清一清家里的“破烂”,再清一清心里的“面子”。你怎么看:在你心里,家和面子,哪个更重要?面子 面子不值钱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