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大庆沟的群山环抱中,一座不起眼的老厂房静静矗立,这里曾是新中国水文仪器工业的摇篮——重庆水文仪器厂旧址。斑驳的青砖墙上,依稀可见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回溯至1940年9月,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翁文灏批准拨款3000大洋,在《中央水工试验所》内创建了国内首个水文仪器制造工厂。这个名为"水工仪器制造实验工厂"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水文仪器工业的开端。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里,它辗转重庆寸滩、南京糖坊桥、龙蟠里等地,几经迁徙却始终坚守着水文仪器研发的使命。在重庆的五年间,这个简陋的工厂不仅仿制成功美国普莱斯旋杯流速仪,年产百台以上,更试制出"水工丙式水准仪",为战时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1969年1月,历史的指针再次指向山城重庆。以南京水文仪器研究室和南京水利电力仪表厂水文仪器车间为主体,内迁至重庆北碚大庆沟,组建了水电部重庆水文仪器厂。这座深山中的工厂,汇聚了当时国内最顶尖的水文仪器研发力量,成为我国唯一的专职水文仪器研发生产基地。
在随后的十二年里,这里生产的20余种水文仪器,总产量近10万台/套,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水利水文部门。其中,LS25-1型旋桨流速仪、LS68型旋杯流速仪更是荣获国家银质奖,这些精密仪器见证了我国水文监测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大庆沟的厂区林荫小道上,那些青砖厂房、老旧车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斑驳的墙壁上,依稀可见当年留下的标语。车间里还摆放着一些老式仪器设备,无声地讲述着一个时代的奋斗故事。
1988年,重庆水文仪器厂搬迁至北碚区龙凤街道龙凤三村,更名为重庆华正水文仪器有限公司。厂址在变,名称在变,但不变的是那份对水文仪器研发的执着追求。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迁徙之路,恰是中国水文仪器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着一代代水利人的坚守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