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频频向中国示好,日本政治圈高度警觉,担心得是琉球萌生独立苗头,一旦真发生,西太平洋的力量格局就撑不住了。 日本为什么这么紧张?根源在于琉球问题的历史经纬和法理上的“先天不足”,历史上,琉球曾是拥有独立主权的王国,并且长期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宗藩关系,这种关系长达五个多世纪。 直到1879年,日本通过武力手段强行吞并琉球,改名为“冲绳县”,这一行动在当时就没有获得清政府的承认。 琉球的地位本应由当地居民自决,但历史的走向却并非如此,1971年,美日两国签署《冲绳返还协定》,美国仅仅是将琉球的“施政权”交给了日本,而主权的归属问题,至今在法理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 中国作为二战的主要战胜国,并未签署《旧金山和约》,因此在法理上不受其约束,这为“琉球地位再议”留下了空间。 任何关于琉球历史身份的讨论,都可能触动其统治根基的合法性,更让日本焦虑的是,琉球内部的离心力正在增强。 日本政府此前仅承认阿伊努族为原住民,长期拒绝承认琉球人的原住民身份,中国的这一发声,不仅为琉球本地的维权运动提供了新的国际法理支持,也被视为在地缘博弈中主动布局的信号。 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2023年的访华之行,特别是他前往琉球国墓地遗址祭拜的举动,被广泛解读为对自身历史身份的追寻与认同。 琉球地方议员提出将“冲绳”恢复为古称“琉球”,并计划设立“地区对外交流办公室”以直接与中国沟通,这些都表明了琉球寻求更大自主空间的强烈意愿。 那霸市博物馆举办的“琉球王国特展”,公开展示明朝皇帝赐予琉球国王的“中山印”,更是以一种无声而有力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琉球曾经作为独立王国的历史事实。 一旦琉球走向独立,对西太平洋的地缘政治格局将是颠覆性的,琉球群岛位于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是美日安保体系的战略支点。 如果琉球独立,美军基地将面临被驱逐的可能,这将直接削弱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和快速反应能力。 对日本而言,不仅意味着西南防线的门户洞开,其宣称的广大经济海域也将大幅萎缩,海洋经济命脉会受到重创。 一个独立的琉球共和国,基于历史文化渊源,很可能在外交和经济上倾向中国,这无疑会彻底改变当前的力量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