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不少人在北京怀柔北部拍到了罕见的极光,记录下奇丽神秘、人们为之着迷的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9 00:15:31

几天前,不少人在北京怀柔北部拍到了罕见的极光,记录下奇丽神秘、人们为之着迷的梦幻瞬间。那么,你知道在科技不发达又没有照相机的古代,是怎么记录极光的吗?极光是肉眼可见的天象之一,自然也就成为古人观天的一部分,最早的精确极光观测记录出现在汉代。在《汉书·天文志》中记载:“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戊子,有流星出文昌,色白,光烛地,长可四丈,大一围,动摇如龙蛇形。有顷,长可五六丈,大四围所,屈折委曲,贯紫宫西,在斗西北子、亥间,后屈如环,北方不合,留一刻所。”文中所说的“流星”,其实指的是流动的极光。更令人震撼的是,困扰现代科学家的“史上最强”太阳爆发事件的发现鉴定工作,被我国科学家在一千多年前的《旧唐书》中找到了佐证。2012年,日本麦亚克研究组发现,日本雪松树年轮在公元774年至775年间的放射性碳-14有12‰的高增长;欧洲乌叟斯肯等研究组发现,同时期欧洲橡树年轮的放射性碳-14具有同样的高增长。中国研究者也发现,南中国海珊瑚在公元773年至775年有相似的放射性碳-14快速增长。科学家们认为,具有强粒子发射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最有可能是起因。中国科学家认为,如果是这样,对于有着数千年极光观测历史的中国来说,不可能不记录。果然,他们在《旧唐书》中看到了关于公元775年左右的那场最强太阳爆发事件的内容。包括此次记录在内,在公元1世纪至10世纪间,我国记明极光出现时间的记载有135次,而欧洲仅有32次。这充分说明,中国古代极光史料丰富且质量高,它的价值是世界级的。( 记者 李海霞 作者 程临)

0 阅读:0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