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了报告。 这回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桌面,给台海一旦起风浪时当选项,这种思路会直接打穿全球金融的基本信任,代价绝不会只落在一边。 金融世界的游戏规则,从来不是靠几份报告就能推翻的。这两家智库的提议,像极了在悬崖边跳舞的赌徒,以为手里攥着别人的筹码就能高枕无忧。殊不知,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早已牵一发而动全身。2022年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时,全球央行就悄悄开始了资产多元化布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去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已跌至58%,创下二十年来新低。这还只是序曲。 真把中国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当靶子?美国企业第一个跳脚。苹果公司在大中华区年营收超过740亿美元,特斯拉上海工厂贡献了全球过半产能。这些扎根中国的美资企业,难道要陪着玩“资产清零”的疯狂游戏?华尔街的投行们早就攥紧了计算器:若中美金融脱钩,标普500指数单日暴跌10%绝非危言耸听。 更讽刺的是,那些喊着要冻结资产的人,似乎忘了美元霸权靠什么维系。当沙特开始接受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当巴西阿根廷推动南方共同市场本币结算,当东盟十国建立本地货币结算体系,美元的王座早已摇摇欲坠。这记七伤拳打出来,恐怕先震碎的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地窖里的金库大门。 台海问题的本质从来不是金融博弈。某些智库学者抱着冷战剧本不放手,却看不见中国早已织就全球经贸合作网。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个国家,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超4万亿元,就连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期货合约都开始接受人民币抵押。真要撕破脸,究竟是谁的损失更大? 看看历史就知道金融核武器的反噬力。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靠着全球持有美债才稳住阵脚。如今若主动破坏金融信任链,30万亿美元国债谁来接盘?日本央行已在悄悄减持美债,中东主权基金转向基建投资,连比利时这种传统盟友都在增持黄金。这场信任危机一旦引爆,美元霸权崩塌的速度可能比所有人想象得更快。 那些坐在智库旋转椅上画蓝图的人,该去底特律的汽车工厂看看。通用汽车每卖出一辆凯迪拉克,就有四成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商。福特电动车的电池正极材料,八成依赖云南的锂矿加工。全球产业链早就像纵横交错的神经网络,强行截断任何一条中枢神经,终将导致全身瘫痪。 金融不是童话里的点金术,而是建立在实体经贸基础上的信用体系。当信任的基石被政治铁锤砸碎,再精密的金融模型也算不出崩盘的代价。或许某些人该重温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正是贸易保护主义与金融单边主义,让全人类付出了十年萧条的惨痛学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