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周总理惦记了20年的“叛徒”,1952年,听闻他在香港穷困潦倒后写信给他:回家吧。 1902年,侯镜如出生在河南永城,那时军阀混战。他十五六岁跑到开封读留学预备学校,后来干脆放弃出国,跑去广州考黄埔军校第一期,和陈赓、徐向前他们一拨人。 1924年进校,他看上了校里总聊救国救民的年轻人,主动凑过去,最后1925年冬天在潮州东征战场上,由周总理和郭俊介绍,正式入了共产党。 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他直接冲在最前面指挥,胸口中弹都死扛着不退。 伤没好透又跑去南昌跟贺龙干了一票,会昌战场右臂再挨一枪,还是带着部队往前冲。撤退时和陈赓一起化装成难民,一路乞讨逃到香港。那时候他才二十多岁,已经把命豁出去了。 1931年顾顺章叛变,上海地下党几乎被连根拔起。侯镜如奉命回上海,到了地方全是空的,联络点没人,暗号失效。 侯镜如在报纸上登了三天寻人广告,没人搭理。特务满街抓人,他只能连夜跑回河南老家,从此和组织彻底断了线。断了就是十几年,他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可又不能坐着等死。 走投无路的时候,黄埔老同学袁守谦找到他,拉他去冯玉祥部当旅长,后来又到吉鸿昌部队。他想着先站住脚再说,先抗日要紧。 卢沟桥事变后,侯镜如带着部队在北平南苑死守三天三夜,胳膊全是弹片伤。台儿庄战役当二十一师师长,七天七夜不合眼,部队一天打三仗,啃窝头喝泥水,干掉日军两万多。 国民党给他升官嘉奖,蒋介石都亲自接见过,可他心里清楚,自己打鬼子不是为了蒋家天下。 抗战八年,侯镜如从师长干到军长,再到兵团司令,带着部队转战太原、武汉、南昌、湘西,每一仗都拼老命。 国民党看他能打仗,越用越重,可他从没忘了自己是共产党的人,只是苦于没路子接上头。 一直到1948年,外甥李介人从监狱出来,带来安子文的口信,说周总理、贺龙都惦记着他,想回来就欢迎。侯镜如当场就哭了,十七年了,党没把他忘了。 接到消息后,侯镜如立刻行动,把亲信黄翔提成九十二军军长,张伯权弄到十七兵团参谋长,牢牢把兵权抓在手里。 辽沈战役蒋介石急电让他带四个军救锦州,他故意说水土不服要休整,硬拖了11天,林彪把锦州拿得干干净净。 北平被围时,侯镜如把天津防守图偷偷送给聂荣臻,还建议先打天津断退路,直接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其实早就怀疑他,可自己都自身难保,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49年,侯镜如又策动福州绥靖公署部队起义,然后按组织指示留在香港继续做国民党旧部工作。 这一下就待了三年,经费彻底断了,一家老小挤在九龙十几平米的阁楼里,夫人把首饰当光了买米,孩子饿得睡不着,他就抽着最便宜的烟坐在楼梯口发呆。 可他没放弃,每天穿旧军装去茶楼翻报纸,给老部下写信夹几块港币,告诉他们再坚持一下,国家快统一了。 1952年,周总理听说侯镜如日子过得紧,直接批示让他回来,还亲笔写信:回家吧。 7月1日,侯镜如带着一家人登上北上的轮船,回到北京,周总理亲自到火车站接,握着他的手只说了一句“镜如同志,辛苦了”。 回来后,侯镜如先当国务院参事,后来一步步做到全国政协副主席,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他当副会长,1988年徐向前去世后接任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