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吃下去的肉,美国现在想吐出来还顺带换个口味?比雷埃夫斯港这个原本不太受人待见的老港口,眼下却成了美国眼里的“香饽饽”。 中国企业花了十几年时间把它从一潭死水改造成了黄金码头,美国却突然站出来说:你们差不多该走了,我们来接手。 谁都知道,比港的翻身不是靠运气,而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十几年前,谁还记得这个港口?经营不善、亏损连年,连本地人都绕着走。那会儿,西方资金早就撤得一干二净,连个正眼都不看。 而就在这时候,中国企业来了,不但买下了股份,还真金白银砸进去了。几年时间,港口活过来了,工作岗位多了,货运效率高了,连周边的经济都带动起来了。 问题是,这种“合作共赢”的事,在美国眼里却成了“地缘扩张”。他们说,中国在欧洲搞港口,背后别有用心,甚至还打起了安全的幌子。 这就有点意思了:比港是个商业项目,运营公开透明,不涉及军事、不搞防务,美国却非要硬扯上安全问题。真要说安全,美军在全球的军事基地才是遍地开花,怎么没见他们自己反省一下? 美国这次找上比港,不是因为港口突然有问题,而是因为它太成功了。中国在海外的项目只要顺利,美国就开始坐不住。他们担心的不是港口,而是中国模式的影响力。 中方从不强迫别人选边站,也不搞政治附加条件,靠的是合作精神和商业逻辑。可在一些人眼里,这种不靠吵架、不靠干预的方式,反倒成了“威胁”。 美国驻希腊大使这次“喊话”中企撤资,还顺口提了句,美国可以考虑“接手”。这话听着像是谈合作,实则是暗示:你不走,我就给你找点麻烦。 当年希腊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美国在哪儿?现在看到中希合作有成果了,就想来摘果子,这算盘打得也未免太精了些。 更讽刺的是,美国说要投资比港,但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连个时间表都没拿出来。反观中方,早就完成了基础设施更新,物流园区也在扩建中,投入实打实、成果看得见。这种对比,希腊人自己最清楚。 前几年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操作,凡是中企参与的港口、铁路、电网项目,只要做得好、反响大,美国就开始“提醒”合作国三思。 他们不是没有能力投资,而是根本没打算真投钱,只是怕别人把蛋糕做大了却分不到一口。 希腊政府已经多次明确表示,比港的合作是基于国家利益做出的决策,港口运营符合本国法律,没有任何违反规则的地方。 经济发展才是根本,不能总被外部声音带节奏。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多极化的世界,各国都在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不是谁喊得响就能说了算。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和很多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不靠干预,不搞政治条件,而是用实事赢得信任。 对于希腊而言,比港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一个港口的范畴,如今,有人要把合作关系拔掉,换成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承诺”,这背后究竟是为了谁的利益,大家心里都有数。 未来的路还长,中希合作也不会因为一次表态就停下脚步。美国如果真想参与,不妨拿出诚意和计划,而不是靠舆论和胁迫。 你怎么看?美国这波操作,是战略布局还是“酸葡萄心理”?欢迎一起来聊聊。 参考信息: 美政客盯上中资希腊最大港口,声称希望中企撤出-观察者网官方账号 11.15 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