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一锤定音!“不能把为难储户当成反诈高招”!】 今天下午,新华社发表评论

浩诚谈社会 2025-11-16 21:39:07

【新华社一锤定音!“不能把为难储户当成反诈高招”!】 今天下午,新华社发表评论,点评了周筱赟律师取款被盘问并被报警一事,言辞犀利。新华社评论称: 层层加码,背离了反诈是为守护公众利益的初衷,也侵犯了储户合法权益。从政策法规角度而言,银行对一般客户存取款进行盘问,并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30条明确规定:“平衡好管理洗钱风险与优化金融服务的关系,不得采取与洗钱风险状况明显不相匹配的措施,保障与客户依法享有的医疗、社会保障、公用事业服务等相关的基本的、必需的金融服务。” (周筱赟律师按:根据上引法条,借《反洗钱法》为银行辩解者还有什么可说的?《反洗钱法》从未规定,取现1万元一审就要说明用途,也从未规定,转账2000元就要被冻卡。) 只靠“降低标准,扩大盘问范围”的“一刀切”式粗放管理,不但增加了正常金融活动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侵犯了储户的个人财产支配权和隐私权。消解着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监管部门应细化执行标准,明确“异常交易”的判定依据,对银行的政策执行尺度划定红线,杜绝“层层加码”。 (周筱赟律师按:这段才是这篇评论的关键点。反诈层层加码,关键在监管部门的失职!) 不要再借着反诈,层层加码,折腾普通老百姓和银行柜员了!这就是我一直推崇,并努力身体力行的“通过个人推动制度建设”。希望本人@周筱赟律师 努力的一点点微光,能够照亮所有人! 周筱赟律师 2025年11月16日晚 ============================ 周筱赟律师,原网名“落魄书生周筱赟”,原南方周末报系记者、南方都市报评论部首席编辑,后转型为专职律师,专注于经济犯罪辩护。 周筱赟律师,贵州六盘水市“以刑化债案”中女企业家马艺珈伊的刑事辩护律师,全案15人全部无罪不予起诉。 刑事冤案,如果抗争了,还有希望;如果不抗争,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所谓“周筱赟魔咒”,是网友的总结,即:凡是得罪周筱赟的,要么免职、要么留置、要么判刑、要么家破人亡。当然,所谓“周筱赟魔咒”,全部纯属巧合。 欢迎咨询周筱赟律师本人 ============================

0 阅读:0
浩诚谈社会

浩诚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