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新任的总政黄副主任(开国中将)登门,请原总政文化部部长李逸民少将(正

混沌于浮云 2025-11-15 23:44:40

1969年,新任的总政黄副主任(开国中将)登门,请原总政文化部部长李逸民少将(正在休养)出山。一见面,黄副主任说明了来意,李部长却讲:“你混得好,当了装甲兵政委,其他人都倒霉了,就你没事。”1964年,总政文化部部长李逸民离职休养,因此躲过了一些风波。到了1969年,总政(1967年撤销实施军管) 李逸民出生在1904年的浙江龙泉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好学的劲头,早年接受基础教育后,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在校期间积极投身学生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时,他组织游行队伍,亲身经历租界巡捕的镇压,这段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同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军校毕业后,他参与第二次东征作战,协助部队攻克惠州城墙。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他跟随部队转移到江西乡村,多次参与战斗会议,记录战略部署。1928年不幸被捕,在国民党监狱关押近十年,坚持抄写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完成多本理论手稿。抗日战争开始后,1937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立即赶赴延安,抵达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负责教材编制工作,后来转入西北公学,继续教育任务。解放战争时期,他参与后勤保障,确保物资及时送达前线。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入公安部队政治部担任副主任,一九五五年授少将军衔,一九五八年主动转任解放军报主编,一九六四年多次申请脱离领导岗位进入休养状态。 黄志勇原名黄念卓,1914年生于江西省崇义县过埠乡高坌村,从七岁起就读本地蒙馆和小学,课余帮家人放牛砍柴。1930年参加当地农民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进入红军队伍。长征途中,他担任连指导员,组织战士取暖。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部在赣南山区游击。解放战争中,他升任师政治委员,指挥部队渡江作战。一九五五年授中将军衔,一九六零年代担任装甲兵政治委员,一九六九年调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一九八三年离休后返回湖北家乡,直至2011年逝世。 李逸民的革命生涯起步于上海大学,那时候他接触进步思想,参加五卅运动,考入黄埔军校后迅速成长。南昌起义后,他被捕入狱九年,在牢中坚持学习理论,为后来工作打下基础。出狱后到延安,专注教育和宣传事务,被称为教书将军。新中国成立,他转入经济部门主管财政预算,后来到解放军报任职。黄志勇则从农村长工起步,加入红军后经历长征和多场战役,逐步升迁到高级职位。他的经历典型反映了基层干部的成长路径,从游击战到正规军指挥,积累丰富实战经验。 一九六九年,总政重建时,二级部门缺少干部,新任副主任黄志勇想到在北京休养的李逸民,于是亲自上门邀请。李逸民当时已休养五年,对情况不了解,加上个人意见,婉拒了邀请。黄志勇劝说无果,李逸民直言对方仕途顺利,其他同志遇难,只有他安然。黄志勇闻言离开,此事在总政内部流传。 李逸民早年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党后,参加东征和南昌起义,狱中九年不懈学习。延安时期,他编制教材,推动教育工作。新中国后,从公安部队到解放军报,他注重实际事务。黄志勇1930年入伍,长征中担任指导员,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1955年授衔后,继续在装甲兵等单位任职。 事件后,总政领导讨论,规定对离休干部复职需本人同意。李逸民继续休养,一九七八年后整理军史资料,完成抗大教材手稿三十万字。黄志勇一九七一年接受审查,一九八三年离休,返回家乡,对当年拒绝一事仍感不解。李逸民一九八二年逝世,黄志勇二零一一年去世。

0 阅读:888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