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财经记者胡明政林俊洁
泰山财经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银行业紧扣全省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在总量增长、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恒丰银行、齐鲁银行、威海银行等7家银行入选全国银行业百强。
城商行、农商行作为地方金融中坚力量,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代表恒丰银行协同发力,凭借差异化定位与精准化服务,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业绩答卷,为山东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城商行:区域深耕显优势,规模效益双提升
作为扎根山东本土的重要金融力量,全省城商行依托地缘优势深耕区域市场,在资产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盈利水平持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精准性不断增强。
资产规模方面,头部机构引领行业增长,整体实力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入选中国银行业前100强的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威海银行、日照银行、潍坊银行等5家山东城商行,总资产合计已达2.78万亿元,形成了颇具竞争力的区域银行集群。
其中,齐鲁银行表现尤为突出,前三季度资产总额增至7787.03亿元,较上年末稳步增长,凭借扎实的资本实力稳居山东城商行首位;青岛银行资产总额达7655.71亿元,与齐鲁银行共同构成山东城商行“双龙头”格局。
威海银行、日照银行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028.23亿元、4032.81亿元,均保持稳健扩张态势,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部分中小城商行虽未披露完整数据,但也通过聚焦本地市场实现了平稳发展。

盈利表现上,多数城商行实现营收净利双增,盈利质量持续优化。青岛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10.13亿元,同比增长5.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92亿元,同比增长15.54%,盈利增速在区域同业中处于前列。同期,齐鲁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9.24亿元,同比增长4.63%,净利润39.63亿元,同比增长15.14%,展现出稳健的盈利能力。
日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9.75亿元,净利润13.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7%、5.59%,持续保持正向增长态势。临商银行、济宁银行等机构也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达到4.55亿元、12.12亿元,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业务结构方面,城商行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精准有力。各家机构坚守“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实体”定位,将信贷资源重点投向制造业、小微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城商行通过优化负债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控制成本,同时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推动盈利结构多元化。部分机构借助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能,缩短信贷审批周期,有效满足了中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在支持区域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商行:支农支小扛主力,规模质效齐飞跃
“十四五”期间持续发力的山东农商银行系统,前三季度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以庞大的服务网络和强劲的资金实力,成为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规模体量上,全省农商银行集群优势凸显,整体规模领跑全省银行业。“山东农信”官微披露,截至2025年9月末,全省农商银行资产总额达3.92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22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4万亿元,成为全省首家存款超3万亿元、贷款超2万亿元的金融机构。
其中,青岛农商行作为行业标杆,以5099.2亿元的总资产入选中国银行业前100强,前三季度,青岛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80.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3.18亿元,展现出强劲的综合实力。
五年来,全省农商银行资产增长1.12万亿元,各项存款增长1万亿元,各项贷款增长5700亿元,规模扩张速度持续领跑地方金融机构,服务覆盖全省9700万客户,资产规模、存贷款市场占有率、服务客户数量均居全省银行业首位。

服务质效方面,坚守支农支小初心,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25年9月末,全省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9479.97亿元,较年初增加476.6亿元,以全省12.7%的贷款市场份额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涉农贷款,成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
在服务模式上,农商银行传承“大挎包”优良传统,下沉服务重心,优化网点布局,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乡镇村落,有效破解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均衡问题。同时,持续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出适配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消费的特色产品,满足“三农”领域多元化融资需求,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营发展方面,党建引领作用突出,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全省农商银行深入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五要五不要”实践要求落地见效。在业务发展中,注重风险防控与合规经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保持了稳健的经营态势。依托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和庞大的客户基础,农商银行在吸收储蓄、投放贷款、支付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连接城乡金融的重要桥梁。
恒丰银行:逆势增长创佳绩,高质量发展树标杆
作为山东唯一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恒丰银行前三季度表现亮眼,凭借稳健的经营策略、持续优化的资产质量和强力的股东背景,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成为行业逆势增长的典范。
业绩增长方面,营收净利连续双增,增速跑赢同业。2025年前三季度,恒丰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7.25%;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10.69%,成为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的股份制银行。
在行业息差企稳、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样的增长态势尤为难得,彰显了其经营策略的有效性和业务发展的韧性。截至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增至1.5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0%,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了稳健的扩张节奏,为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率创历史新低,风险防控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恒丰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42%,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实现连续6年多稳步下降。这一成绩得益于该行近年来持续加大不良资产清收、核销、转让力度,全面出清历史包袱,有效化解存量风险。同时,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机制逐步完善,为资产质量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资本实力与业务结构方面,资本补充机制完善,盈利结构持续优化。依托中央汇金、山东资管等强力股东背景,恒丰银行注册资本位居行业前列,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4年发行的12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有效充实了资本,提升了资本充足率,为业务拓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在业务布局上,该行顺应行业趋势,一方面通过负债结构调整压降成本,另一方面发力中间业务拓展非息收入增长点,盈利结构更加多元均衡。前三季度,在股份制银行中,恒丰银行7.25%的营收增速位居前列,显著跑赢同业平均水平。
战略部署方面,聚焦高质量发展,明确未来方向。在三季度工作会议中,恒丰银行明确了收官冲刺及2026年“开门红”的重点部署,将聚焦资本规划、业务结构优化和产品创新三大方向,进一步巩固资产质量改善成果。
面对行业共性挑战,该行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凭借极强的股东背景和地方政府支持预期,为持续稳健经营提供了多重保障。未来,随着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资本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恒丰银行有望在服务山东重大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规模与效益的持续提升。
整体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银行业呈现出城商行深耕区域、农商行坚守本源、恒丰银行引领标杆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三类机构立足自身定位,协同发力,在规模扩张、效益提升、结构优化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山东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未来,随着各项金融政策持续落地见效,山东银行业有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