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尊贵的平阳公主,三嫁皆寡!按制该与首任合葬,她却执意破规选卫青,这背后藏着怎

靖江的过去 2025-11-14 21:13:12

出身尊贵的平阳公主,三嫁皆寡!按制该与首任合葬,她却执意破规选卫青,这背后藏着怎样的隐情? 汉景帝时期,长安宫城迎来阳信公主。她是王皇后长女,汉武帝刘彻亲姐,从小享有阳信县食邑,是实打实的皇室贵女。 没人想到,这位地位尊贵的长公主,一生嫁过三次,三任丈夫都先她离世。最后她还做了件震动朝野的事:打破 “公主须与第一任丈夫合葬” 的祖制,坚持要和第三任丈夫卫青葬在茂陵。 要知道,卫青曾是她府里的骑奴,两人身份差极大。而她第一任丈夫曹寿,是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代,两人是门当户对的勋贵联姻。平阳公主为啥甘愿顶着 “违背祖制” 的骂名,也要选卫青合葬? 这背后,是帝王家女儿没法自主的婚姻悲剧,更是一段跨越身份的真情。 平阳公主第一次婚姻,从根上就是政治联姻。汉景帝为拉拢开国功臣后代,把刚成年的阳信公主指婚给平阳侯曹寿。她也因此改号 “平阳公主”。 曹寿性格温和,对这位皇室妻子很敬重。两人结婚三年,生了儿子曹襄。这段日子,是平阳公主早年最安稳的时光。 但安稳没持续多久。元光四年(公元前 131 年),曹寿得重病去世。《史记・曹相国世家》明确记载,曹寿 “在位二十三年卒,谥夷侯”。他留下年仅十岁左右的曹襄,和平阳公主守寡。 那时平阳公主虽难过,却没对这段婚姻太执着。她清楚,自己只是刘家和曹家维持政治联盟的纽带。现在纽带断了一头,她的存在就没了原来的价值。 多年后,她和卫子夫聊天,曾轻描淡写说这段往事:“婚姻本就是皇家的交易,曹侯在世时能和我相敬如宾,已经是万幸。” 语气里满是帝王家子女的无奈。 守寡七年后,在汉武帝安排下,平阳公主改嫁给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是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出身贵族。 起初,平阳公主以为这次婚姻能继续安稳。可夏侯颇的所作所为,让她陷入一辈子的羞辱。史书记载,夏侯颇 “坐与父御婢奸罪”。在封建礼教严格的汉代,这是十恶不赦的丑事。 事情发生在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 年)。汉武帝大怒,削夺夏侯颇的封国。夏侯颇知道自己活不成,最后自杀了。 更让平阳公主崩溃的是,同年她唯一的儿子曹襄也突然去世。《史记》记载,曹襄 “立十六年卒”。这位曾跟着卫青出征漠北的将领,才二十六七岁就没了。 双重打击让平阳公主一下子老了很多。宫里私下议论她 “克夫克子”,就算没人敢当面说,那种无形的压力也让她喘不过气。 深夜里,平阳公主哭诉:“我到底造了什么孽?两任丈夫都不会有好下场,连亲生儿子也留不住?” 这时的她,早不是被众人捧在手心的长公主,只是个被命运反复折磨的可怜人。 就在平阳公主对人生彻底绝望时,汉匈大战的胜利改变了她的命运。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卫青、霍去病率军重创匈奴。漠北之战后,大汉边境长期安定。 卫青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侯。一时间,卫氏家族权势盖过朝廷百官。 此时平阳公主已快四十岁,再次守寡的她本已心灰意冷。可大臣们纷纷上书,推荐卫青做她第三任丈夫。 听到这个提议,平阳公主忍不住笑了,对身边侍从说:“他本是我府里的骑奴,以前是给我牵马拿鞭子的人,怎么能登堂入室做我丈夫?” 她的反应不是死板,而是身份差距带来的本能抗拒。谁能想到,当年在府里小心翼翼伺候人的少年,现在成了和自己地位平等的帝国名将。 可大臣们的反驳句句在理:“大将军现在不一样了。他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都封了侯,富贵震动天下。各位诸侯里,谁能比他更配得上长公主?” 这番话点醒了平阳公主。她想起当年是自己把卫子夫送进宫,才有了卫家今天的荣耀。而且卫青当年在府里,虽身份低,却一直恭敬有礼,从没做过半分越界的事。 思索后,她通过卫子夫向汉武帝转达意愿。汉武帝笑道:“昔我娶其姊,今他娶我姊,此乃天作之合!” 随即下诏赐婚。 这场跨身份的婚姻起初不被看好,却成了平阳公主一生最温暖的归宿。 卫青虽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在家中却对她敬重有加。《汉书》记载其 “为人仁善退让”,即便朝堂决断军国大事,归府后也会向她细禀,凡事必先征询意见。 一次,平阳公主提及府中旧事,卫青起身行礼:“当年蒙公主不弃,收留我母子,此恩终生不忘。” 这份真诚谦卑,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的滋味。 在卫青陪伴下,她逐渐走出 “克夫” 阴影,深夜的痛哭、旁人的非议,都在卫青的呵护中消散。 可惜好景不长,元封五年(公元前 106 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表彰其功绩,将他葬于茂陵东北,墓冢规格远超一般列侯。 第三次经历丧夫之痛的平阳公主,再也没有改嫁的念头。她独自守着与卫青共同生活的府邸,直至生命尽头。 临终前,她嘱咐汉武帝:“我身后之事,愿与卫青合葬茂陵,无需遵循旧制。” 汉武帝敬重姐姐,虽知祖制,仍应允了她的请求。

0 阅读:25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