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多次警示同僚,中日绝不能开战,否则日本必遭亡国之祸!他说,如今中国综合国力远超往昔,与日本差距显著,现代战争比拼资源韧性,而日本粮食、能源高度依赖进口,动员体系与社会准备度不足! 咱们先说说最要命的资源命门。日本这弹丸之地,粮食自给率才38%,大米倒是能自给,可小麦、大豆这些主粮全靠进口。2023年日本进口的玉米里,60%来自美国,30%从乌克兰进货。 现在俄乌冲突一打,乌克兰港口被封得死死的,日本饲料价格直接翻跟头。要是真跟中国杠上,中国随便在南海卡卡运输线,日本养猪场的饲料分分钟断供,到时候超市里猪肉价格能飙到天上去。 能源这块更悬。日本90%的原油、80%的天然气都得靠海运,其中从中东进口的占比超过80%。2022年全球能源危机时,日本为了抢液化天然气,跟欧洲国家在拍卖会上杀得眼红。中国要是真动真格的,在马六甲海峡设个检查站,日本那些油轮得在海上排大队。更别说现在中国在南海造的那几个岛礁,机场跑道、雷达站一应俱全,说是"不沉的航母"都算客气。 再瞅瞅军事动员能力。日本现在实行的是"自卫队"体制,常备军24万人,看着不少,可跟中国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中国光是现役军人就有200万,预备役部队上千万。更关键的是制造业底子,2023年中国钢铁产量10亿吨,日本才8000万吨,差了12倍还多。真要打持久战,日本造一艘驱逐舰的功夫,中国能造出半个舰队。 社会承受力这块更经不起折腾。日本现在老龄化率29%,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近三分之一。年轻人里"平成废宅"一大堆,征兵都得靠提高待遇哄着来。2023年自卫队招募新兵,计划招9000人,结果只招到7000,完成率77%。要是战争持续个把月,医院里得堆满逃兵,工厂里缺工人,超市里抢方便面的老太太能挤破门。 石破茂特别提到现代战争的"资源韧性"概念,这词儿说得太对了。2022年俄乌冲突刚打时,日本媒体算过笔账:要是跟中国断绝贸易,日本72小时内就会缺油,两周后粮食库存见底,一个月后医院连麻醉药都供应不上。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日本医疗系统90%的抗生素原料药得从中国进口,2021年苏州那场化工厂爆炸,日本药企的库存直接告急。 再看看地缘格局,日本现在就是夹在中美之间的"三明治"。美国爸爸天天逼着日本选边站,可日本70%的贸易额在亚洲,中国连续14年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日贸易额3574亿美元,跟美日贸易额2516亿美元比,多了整整1000亿。要是真跟中国翻脸,丰田在中国的432家供应商得停工,索尼在华的8个工厂得关门,这损失日本经济扛得住? 石破茂敢说"亡国之祸",是因为他清楚日本现在的软肋在哪。2024年日本防卫费涨到6.8万亿日元,看着挺唬人,可其中三分之一得用来买美国武器。买来的F-35战斗机,机翼上的铆钉都得从美国进口,这哪是国防独立,分明是给美国军工集团打工。更别说日本现在连卫星导航都得靠美国GPS,真要打仗,美国要是关掉日本区域的信号,导弹连目标都找不到。 历史教训更得记着。当年甲午海战日本是赌赢了,可那会儿清朝海军经费被慈禧挪去修颐和园。现在中国海军年造舰吨位超过20万吨,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法国海军。日本要是还想着靠偷袭占便宜,055型驱逐舰上的鹰击-21反舰导弹,1500公里射程能把日本列岛全覆盖,这账日本政客算得过来。 说到底,石破茂这番话是在给日本政坛敲警钟。现在日本右翼天天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可他们没想过,真要趟这浑水,日本列岛分分钟会变成第二个乌克兰。中国现在可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东风-41导弹14000公里射程,日本全境都在覆盖范围内。到时候,是日本的政客们先跑路,还是老百姓先抢超市,这戏码可不好看。 现在的国际局势就像走钢丝,日本要是继续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或许还能混几年。可要是真把中国逼到墙角,石破茂说的"亡国之祸"绝对不是吓唬人。毕竟,在核武器时代,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这点,日本那些叫嚣武力的政客们,心里得有点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