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爆“内存荒”!价格翻倍还断供,手机电脑要涨价?比显卡涨价更狠 当“内存

一半小苹果 2025-11-14 10:26:31

AI引爆“内存荒”!价格翻倍还断供,手机电脑要涨价?比显卡涨价更狠 当“内存”不再是电脑里的冰冷配件,反而成了人人追捧的“理财新宠”,连手机厂商都纷纷暗示成本承压时,一场席卷全球的“内存涨价潮”已全面来袭。无论是想装机的玩家,还是计划换手机的消费者,都被眼前的景象懵住:内存价格为啥突然疯涨?这波涨价会持续多久?和前几年的显卡涨价比起来,到底谁更“坑”? 很多人平时说的“内存”,其实是个“统称”,严格来说分为运行内存(DRAM)和存储硬盘(NAND)。这次涨价潮里,两者就像“难兄难弟”一起走高,但真正的“幕后推手”,其实是DRAM。全球DRAM市场早就被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牢牢掌控,市占率加起来超过94%,过去他们常靠“减产抬价、扩产压价”玩转市场,可这次的涨价,却不是他们主动为之,而是被AI浪潮硬生生“推”上去的。 这一切的导火索,是OpenAI那个听起来就很“科幻”的超级项目——预估成本高达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别被名字唬住,它本质上就是一个规模空前的超级服务器集群,对内存的需求堪称“天文数字”。根据行业披露的消息,仅“星际之门”一个项目,每月就需要消耗90万片DRAM晶圆,这相当于直接吃掉了全球40%的DRAM产能!原本供需平衡的市场瞬间被打破,“狼多肉少”的局面下,内存价格想不涨都难。 更关键的是,DRAM和NAND的生产设备、原材料高度重合,而且NAND市场的四大供应商里,同样有三星、海力士、美光这“三巨头”。当DRAM因为AI需求激增而紧急扩产时,NAND的产能就被严重挤压,只能被动减产,这就导致固态硬盘也跟着“水涨船高”,形成了“一涨俱涨”的连锁反应,让消费者无处可逃。 看到这,很多人都会想起2021年那场持续近两年的显卡涨价潮,但这次的内存涨价,远比当年的显卡荒更“难顶”,两者的核心逻辑完全不同。 2021年显卡涨价,本质是“投机炒作”。当时矿老板们疯狂抢购显卡挖数字货币,黄牛们趁机囤货抬价,虽然消费者在市面上“一卡难求”,但英伟达的产能其实很充足,那些显卡只是被矿老板和黄牛“囤积”起来,并没有真正被消耗。所以当数字货币价格暴跌,矿老板纷纷破产,大量“矿卡”流入市场后,涨价泡沫瞬间就破灭了。 但这次的内存涨价,是实打实的“刚需爆发”。AI巨头们根本不会跟普通消费者抢货,而是直接向内存厂商或一级经销商批量采购,相当于从源头就截走了大量产能。现在消费市场缺内存,不是“被囤积”,而是真真切切的“供给不足”,就算黄牛把手里的存货全部释放,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缓解不了根本问题。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波内存需求还在持续“加码”。OpenAI的“星际之门”只是开始,马斯克、扎克伯格等科技大佬都在疯狂布局AI,后续肯定会有更多超级AI项目上马,对内存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而内存大厂想要扩产,从建设厂房、引进设备到正式量产,至少需要2年时间,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内存供需紧张的局面很难得到缓解。 而且,AI巨头的抗风险能力,远比当年的矿老板强太多。矿老板会因为数字货币价格波动而一夜破产,但OpenAI、特斯拉、Meta这些科技巨头,背后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撑,几乎不可能出现“抛售内存回笼资金”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内存涨价的“泡沫”,根本没有像“矿卡流入”那样的快速破局点。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波“内存荒”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价格悄悄上涨,手机厂商也频频释放“成本压力大”的信号,后续新机涨价可能会成为常态。如果不是急需装机、换设备,或许可以再等等;但如果是刚需,恐怕只能接受“花更多钱”的现实。 从显卡涨价到内存涨价,背后其实是科技浪潮的迭代。如果说前几年的显卡荒是“虚拟货币泡沫”的产物,那这次的内存荒,就是AI时代到来的“真实信号”。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而这场史无前例的内存涨价,可能仅仅是个开始。

0 阅读:37
一半小苹果

一半小苹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