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使用QQ的时候,即使在线也设为隐身状态,怕人闲聊,耽误时间。 现在微信

观象坊 2025-11-14 08:35:21

还记得当年使用QQ的时候,即使在线也设为隐身状态,怕人闲聊,耽误时间。 现在微信、QQ方便快捷,但却很少有人找你闲聊了,除非想要推销什么。 那会儿,QQ头像亮着,心却藏着。 手指在鼠标滚轮上轻轻一滑,精准地点中那个灰色的小月亮,整个世界瞬间安静。 明明在线,偏要隐身——像躲在玻璃窗后看街景的行人,看得见一切,却不必参与。 我们曾是时间的守财奴,吝啬地守护着不被切割的完整时光。 如今,微信永远在线,消息即发即回。朋友圈的红点永远消除不尽,群聊的未读数字不断累加。 那个需要躲藏的时代,却一去不返了。 通讯录好友成千,朋友圈点赞无数。可除了工作通知、群发祝福,就是信用卡分期、学区房推介。 那个会问你“在干嘛”的人,那个会突然发来一首刚听到的好歌的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前我们躲避过度的关注,如今却要寻找存在的证据。 这不仅是社交工具的迭代。 二十岁时,我们有挥霍不完的社交热情,渴望被看见、被需要。 隐身,是一种甜蜜的特权——你知道有人惦记着你,只是你暂时选择了独处。 后来,我们步入中年。时间被分割成育儿、房贷、晋升的碎片,精力分散给无数待办事项。 没人再来随便打扰,因为大家都懂了同一个道理:成年人的每分钟都明码标价。 我们变得精准、高效、界限分明。 每段对话都要有明确主题,每次交流都要有具体产出。 连发条语音都要斟酌——这30秒内容是否值得对方付出生命中的30秒。 那些漫无目的的闲聊,那些“虚度光阴”的陪伴,恰恰是生活最珍贵的留白。 它们像背景音乐,播放时不觉得特别,静默时才发觉空洞。 我们齐心协力建起高效沟通的摩天大楼,却把自己困在了顶层的孤寂房间里。 偶尔会想起某个闷热的暑假午后,电脑右下角的QQ突然闪烁。 点开,是同桌发来的搞笑表情包。你回了个敲打的表情,他问“晚上去后门吃炒粉吗”。 没有要紧事,没有明确目的,只是青春里一个普通的、被慷慨浪费的午后。 那样的午后,连同那个愿意陪你一起浪费时光的人,都再也回不来了。 不是时代变了,是我们把自己活成了不同的模样。 从渴望被全世界找到,到在人群中隐形;从害怕被打扰,到不再有人打扰。 深夜翻看微信列表,成百上千个名字静静躺着。 有些是重要客户,有些是孩子老师,有些是小区物业。 划了三屏,竟找不到一个可以毫无理由地发句“今晚月色很美”的人。 也许某天,我会取消所有的隐身状态,让那个绿色的在线图标永远明亮。 但我知道,即便24小时在线,也等不来那个只为分享一片奇特云朵的人了。 这是我们为成熟付出的代价——拥有了整个世界的联系方式,却弄丢了那个随时可以说话的人。 而最悲哀的是,我们也都成了别人的“那个人”,在彼此的无形屏障外,默契地保持沉默。

0 阅读:0
观象坊

观象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