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之行:三国的“救火”戏码与乌克兰的现实困境红军城易手的消息刚传出,法国、德国

可可的谈商业 2025-11-13 12:18:08

基辅之行:三国的“救火”戏码与乌克兰的现实困境红军城易手的消息刚传出,法国、德国、英国三国领导人便火速赶赴基辅。不知情者见此阵仗,多半会以为他们是来为乌克兰“救火”的,可真相远非表面那般简单——他们此行的核心目的,不过是探探战火的边界,看看这把火会不会烧到自家门前。这场看似紧急的“支援”,实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戏码。在这场戏里,马克龙无疑是最活跃的角色。他一会儿放出“考虑派兵”的风声,一会儿又立刻澄清“士兵不会上一线”,态度反复无常。明眼人都看得明白,他哪里是真心来帮忙的?不过是把乌克兰当成了个人政治秀的舞台,借着这场危机为自己“争夺欧洲领导权”的野心造势罢了。相比之下,德国领导人的表现则多了几分“吝啬”与“顾虑”。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时总是扭扭捏捏、遮遮掩掩,嘴上说着“怕刺激俄罗斯”,可这说辞连鬼都不信。真正的原因,是德国国内经济早已陷入负增长,民众对持续“援乌”的不满声浪越来越高——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要是再大把撒钱援乌,自己的执政位置恐怕都保不住,先稳住自己的“饭碗”才是头等大事。至于英国,更像是个凑数的角色。它的到来,不过是为了摆出“西方阵营依旧团结”的姿态,证明自己在这场危机中仍有存在感,除此之外,再无更多实际意义。这三位领导人,看似目标一致,实则各怀鬼胎:一个图“名声”,想借危机提升国际影响力;一个图“稳定”,想保住自己的执政根基;一个图“省事”,只想做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早已打得噼啪作响。可另一边的泽连斯基,却还沉浸在“我们能赢”的幻想里,对眼前的残酷现实视而不见。如今的乌克兰,人口已锐减近半,国库早已空空如也,东部的防线更是被俄军撕开了大口子。而俄军也早已调整了战术,不再与乌军硬碰硬,而是采取围堵战术切断补给,再用一吨半重的重型炸弹如同下雨般倾泻而下——这般攻势,就算是神仙来了,也难以招架。说到底,这三国所谓的“支持”,究竟有什么用?不过是三个站在岸边的人,对着水里即将淹死的人声嘶力竭地喊着“加油,撑住”。除了让人心生寒意,没有半分实际价值,终究是徒劳一场。

0 阅读:0
可可的谈商业

可可的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