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和统没希望这事,想必大家都看得出来,民进党铁了心要跟大陆对抗,国民党嘴上说两岸一家,其实各有各的打算。 2025 年 10 月郑丽文接掌国民党,上任前那句 “愿访大陆开启对话” 的表态曾让人多了些期待,可等到 11 月 1 日正式就任党魁,通篇就职演讲全在琢磨怎么把民进党拉下马,怎么让国民党从守势转攻势,怎么用 “爱与善意” 凝聚党内力量,关于两岸统一的半个字都没提,之前的访问承诺成了镜花水月。 台下洪秀柱的掌声格外热烈,朱立伦脸上挂着藏不住的笑意,马英九听完甚至激动得眼眶泛红,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这一幕乍看像是国民党历代掌舵人达成了世纪和解,细想却能品出另一层味道,这些深耕两岸议题数十年的政治人物,为何会集体对郑丽文的表态投出赞成票。 答案其实藏在彼此的立场里,他们从郑丽文的发言里确认了一件事:这个新主席和他们是一路人,国民党多年来模糊的两岸路线不会有实质改变,那些担心党内在统一议题上 “走偏” 的顾虑纯属多余。 郑丽文的路数很明确,就是摆出一副 “油盐不进” 的姿态,对大陆的态度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和平不能破,生意不能停,只要能持续赚钱,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种心态并非她个人独创,而是国民党当下的主流共识,毕竟在 2024 年的民调里,国民党支持者中主张 “维持现状但不寻求统一” 的比例已经爬到了 47%,比马英九执政时高出近一半,而认同 “两岸同属一中” 的比例则掉了 23 个百分点,这样的民意基础注定了党内不会出现激进的统一主张。 再看民进党那边,更是把 “对抗” 写进了政策里。 2025 年 11 月初,大陆一位卢姓男子在金门发放呼吁和平统一的传单,当即被台移民署带走,没过几天就以 “从事与来台目的不符活动” 为由驱逐出境,还被限制两年不得入岛。 同一时期,大陆配偶钱丽只因在社交平台讨论统一相关话题,就被台陆委会扣上 “宣扬武统” 的帽子,直接废止了在台身份和户籍。 赖清德上台后推出的 17 项所谓 “反制策略” 更彻底,宗教、文化、学术等两岸交流都要过 “审查关”,甚至要给台湾青年灌输 “大陆敌情” 观念,把两岸正常往来当成了 “洪水猛兽”。 这两党看似针锋相对,在核心利益上却出奇一致,那就是死死抱住大陆市场的红利不放。 2024 年两岸贸易数据摆在那,台湾对大陆出口额 2177.82 亿美元,顺差高达 1425.93 亿美元,这个数字比它对美国全年顺差的两倍还多。 半导体产业不用多说,台湾近六成的晶圆代工产品都销往大陆,连台东的释迦、高雄的文旦柚,每年也有超过七成要靠大陆市场消化。 福建口岸 2024 年就有 92 万人次台胞入境,这些经贸和人员往来带来的好处,民进党和国民党都看在眼里,自然没人愿意主动触碰统一这个 “敏感话题”。 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分化更让统一议题成了禁区。以洪秀柱为代表的少数人虽然坚持 “统一是终极目标”,但在党内根本形不成气候。 郑丽文这类新生代政客看得很清楚,太激进会丢中间选票,太软弱又会被民进党扣 “亲中” 帽子,只能走模糊路线。 她刚上任时喊过 “我是中国人”,没过两天党中央就赶紧重申 “亲美友日和陆” 路线不变,这种左右摇摆的操作,本质就是为了平衡党内派系和选举利益。 台北市长蒋万安更是把这种投机玩得熟练,大陆纪念台湾光复时他刻意回避,被追问就抛出 “有自己的光复节” 这种模糊说法,既不得罪统派,又能讨好本土选民。 马英九、朱立伦这些老辈的激动不难理解,他们见证过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的反复,如今郑丽文的表态等于给党内吃了颗定心丸 —— 不用在统一问题上冒险,只要守住 “和平赚钱” 的底线就行。 这种心态和民进党形成了奇妙的呼应,后者一边高喊 “抗中”,一边让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赖度常年保持在 30% 以上,堪称 “吃大陆饭还砸大陆碗” 的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