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了!吃上安心油了? 最近不少朋友刷到一条暖心新闻,得好好跟大伙说道说道。 当地时间11月11日,莫斯科郊外的货运站里,一列满载俄罗斯植物油的集装箱列车鸣笛启程,目的地正是咱们中国。 这可不是一趟普通的列车,42个集装箱里装的全是俄罗斯本土压榨的葵花籽油和大豆油,总重超过1000吨,顺着“中俄新陆路粮食走廊”一路向东,预计半个月后就能通过东北边境口岸进入国内市场。 最让咱老百姓安心的一点是,这油的原料压根没转基因的事儿,俄罗斯早在2016年就通过联邦法律,全面禁止转基因大豆、玉米的种植和进口,从源头就把住了安全关。 其实这趟专列不算“突然惊喜”,而是中俄农产品贸易升温的必然结果,2024年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已经突破90亿美元,俄罗斯稳稳坐在中国第三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的位置上。 咱老百姓买油图啥?不就是图个安全、放心嘛。 之前咱们的食用油进口有点“偏科”,比如棕榈油六成以上来自印尼,橄榄油近九成靠西班牙,一旦国际局势有个风吹草动,供应和价格都容易波动。 现在不一样了,单说葵花籽油,俄罗斯已经占了咱们进口量的64%,菜籽油更是高达58%,这趟专列一开通,等于给咱们的“油瓶子”又加了把安全锁。 可能有人没概念,非转基因到底有多重要?简单说,就是不用担心里边有不确定的基因改造成分,老人孩子吃着都踏实。 这对俄罗斯来说,更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 美西方那三万多条制裁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少俄罗斯农产品企业一度面临出口渠道堵塞的困境,而咱们中国市场一敞开,2024年俄罗斯对咱们的粮食出口就达830万吨,总值74亿美元。 说白了,咱们需要安全的农产品,俄罗斯需要稳定的大市场,这种互补性简直是“天作之合”。 不过这事儿的意义,远不止“买油”这么简单。 在全球供应链老出问题的当下,进口渠道多元化就是最实在的“安全感”,不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美西方的制裁大棒自然就没那么吓人了。 而且中俄这种合作不是单方面施舍,而是平等互利,俄罗斯的土地资源加上咱们的市场和资金,正在东北亚搞出一套更稳定的农业合作体系。 从黑河公路桥到同江铁路大桥,这些新基建让农产品运输效率提升了40%,通关时间压缩六成以上,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这安心油背后,是大国之间的互信,更是咱们餐桌上的底气。 你家现在吃的是哪种油?对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还有啥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