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纽约时报中文网11月12日写道:“美中两国叫停了一场围绕商业航运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1-12 21:42:12

快讯!快讯! 纽约时报中文网11月12日写道:“美中两国叫停了一场围绕商业航运的争端,在最新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同意暂停征收‘港口费’一年,双方周一宣布已停止收费。 中美暂停港口费,这一转折看似是贸易摩擦的降温,实则暴露了美国在造船业领域的深层焦虑,所谓的争端叫停,更像是美方给自己找的台阶。 批评者的声音一针见血,直言此举是美国对中方的妥协退让,对于遏制中方造船业的全球主导地位毫无裨益。这样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中方造船业的实力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2024年全球造船订单的分布数据更是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中方以超半数的占比稳稳占据全球第一的宝座,而美国的份额仅为0.1%。这组悬殊的数据背后,是两国造船业发展水平的天壤之别,美国想凭借贸易手段逆转局势,无异于螳臂当车。 中方造船业能取得如今的成就,靠的不是所谓的“特殊扶持”,而是完备的工业体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以及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摸爬滚打积累的核心竞争力。 从大型集装箱船到特种船舶,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中企早已形成全产业链优势,效率与质量双在线的表现,让全球客户青睐有加。反观美国造船业,早已不复当年荣光,其衰落根源在于自身。 制造业空心化导致产业基础薄弱,《琼斯法案》等保护主义政策让行业固步自封,如今美国民用船只建造成本是主要造船国家的4倍,效率却仅为中韩等国的25%,这样的硬实力差距,岂是靠征收港口费就能弥补的? 特朗普政府曾信誓旦旦承诺,要推出一项专门支持造船厂发展、培养专业船员的海事行动计划,以此重振美国造船业的雄风。可承诺终究只是承诺,至今这项计划仍停留在口头阶段,未见任何实质性落地举措。 一边是空洞的口号,一边是残酷的现实,美国在造船业上的落后早已是积重难返,却仍妄图通过贸易施压挑战中方的领先地位,这样的做法既不务实,也毫无理性可言。 此次美方同意暂停征收港口费,核心诉求不过是为自己争取缓冲时间,缓解当下的成本压力。要知道,征收高额港口费本就是一把双刃剑,美方若执意推行,不仅会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供应链稳定,最终还会反噬自身经济。 美国商船在全球占比极低,造船产能严重不足,相关措施落地后,只会进一步限制美国国际贸易,推高国内商品价格,加剧通胀压力。据测算,若中美海运成本增加15%,美国通胀率可能上升0.8个百分点,这样的后果,美国显然难以承受。 全球航运体系的稳定运行,依赖的是互利共赢的合作,而非零和博弈的对抗。我们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航运与造船业的良性竞争,为世界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服务。 而美国却将自身产业发展的困境归咎于他人,动辄挥舞贸易大棒,这样的保护主义行径,早已成为开放经济的绊脚石。 美国若真有心重振造船业、稳住全球供应链信任,与其在贸易手段上煞费苦心,不如脚踏实地做好自身改革。 贸易争端的暂停,给了双方冷静思考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若美国不能摒弃霸权思维,正视自身差距,而是继续将中方视为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未来类似的摩擦仍可能重演。造船业的竞争,终究是实力与创新的较量,而非贸易手段的博弈。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开放合作是人心所向。希望美国能认清现实,放下焦虑,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自身造船业的复苏,也才能为全球航运体系的稳定贡献力量,否则只会在固步自封中继续落后,错失发展的良机。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