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不高也中风?医生提醒:忽视这1点,后果更严重 "医生,我血压一直正常,怎么会

张张科普 2025-11-12 17:52:41

血压不高也中风?医生提醒:忽视这1点,后果更严重 "医生,我血压一直正常,怎么会中风呢?"58岁的王阿姨躺在病床上,手里攥着刚拿到的脑CT报告,上面"左侧基底节区梗死"几个字刺得她眼眶发红。这个场景,在神经内科诊室里几乎每周都会上演。 很多人以为中风是高血压的"专利",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张主任的门诊记录显示,近三年收治的23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38%血压长期正常。"真正的隐形杀手,是藏在血管里的'隐形血栓'。"张主任指着王阿姨的血管超声报告,"看,颈动脉斑块已经堵了60%,这才是中风的主因。"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比单纯高血压更易引发中风。2022年《柳叶刀》子刊的研究更是敲响警钟:40岁以上人群中,每3人就有1人存在颈动脉斑块,其中23%的斑块属于不稳定型,随时可能脱落形成血栓。 "就像水管里长了水垢,不堵的时候水流正常,但水垢一旦脱落卡在细处,水就断了。"张主任用最通俗的比喻解释。他回忆起一位45岁的IT工程师,每年体检血压120/80mmHg,却因连续加班后突发偏瘫。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被从颈动脉脱落的斑块堵死。 哪些人最容易长这种"隐形血栓"?张主任列出三个危险信号:晨起头晕、突然视物模糊、走路时腿发沉。"这些症状往往被当成没睡好或老花眼,其实都是血管在报警。"他特别提醒,吸烟、肥胖、糖尿病前期人群,即使血压正常,血管老化速度也比常人快2-3倍。 预防的关键在于"管住嘴、迈开腿"。张主任的团队做过对照实验:坚持每天快走40分钟+地中海饮食(橄榄油、深海鱼、全谷物)的人群,一年后颈动脉斑块体积平均缩小12%,而对照组反而增大了8%。"但别指望吃保健品,他汀类药物才是稳定斑块的'定海神针'。"他强调,发现斑块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王阿姨出院时,女儿给她买了个智能手环。"现在每天走7000步,午餐必吃三文鱼配糙米饭。"她笑着展示手机里的健康数据,"张医生说,斑块就像调皮的孩子,好好管教就能变乖。" "血管健康不能只看血压计。"张主任望着窗外排队体检的人群,"建议40岁后每年做次颈动脉超声,这比测血压更能预测中风风险。"他拿起桌上的血管模型,"看,斑块破裂到形成血栓只要30秒,但预防它却需要365天的坚持。" 夕阳把诊室的影子拉得老长,王阿姨的女儿还在追问饮食细节。张主任耐心地写着食谱:"记住,每周吃两次深海鱼,用橄榄油代替花生油,这些小事比吃任何补品都管用。"走廊里,新的患者正拿着检查单走进来,这场关于血管健康的保卫战,永远没有终点。

0 阅读:44
张张科普

张张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