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韩国华人表示,韩国人的工资是中国人的八倍,中国人有什么资格嘲笑韩国,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韩国人的工资确实是中国人的几倍,但达没达到八倍,这个还真不一定,毕竟现如今韩国人的平均工资大概就是1万多人民币,根本没有达到八倍,而且更重要的是韩国的物价是中国的几倍,难道这些韩国华人心里没点数吗? 这其中最核心的工资数字,2024 年韩国统计厅的数据摆得明明白白,全国打工人平均月薪税前约 1.98 万人民币,扣掉个税和社保,到手也就 1.5 万出头。 而且这数水分不小,三星、现代这些大企业高管动辄月薪几十万,直接把普通打工人的工资给 “拉高” 了。真正的普通服务业、零售业从业者,月薪大多在 1.2 万到 1.4 万之间,哪有传说中那么玄乎。 再看中国这边的官方数据,国家统计局 2024 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工资约 1.03 万,私营单位约 5790 元。就算拿韩国普通打工人 1.3 万的月薪对比中国非私营单位的 1.03 万,差距也就 26%。 要是对比私营单位,差距确实有两倍多,但离 “八倍” 简直差着十万八千里。要是再看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不少行业的工资已经能追上韩国普通岗位,所谓 “八倍” 纯属夸大其词。 更关键的是,韩国的物价早把这点工资优势给吞光了。在首尔吃顿普普通通的午餐就得七八十元人民币,比日本同类型午餐贵了近一倍,泡菜汤饭都涨到 53 元以上,一碗冷面要 69 元,连便利店盒饭都在涨价。 日常买菜更肉疼,每公斤小西红柿能卖到 57 元,同比暴涨四成,大葱、大蒜这些家常菜食材价格也一个劲往上蹿,逼得韩国人大量抢购中国进口蔬菜,3 月中国大葱对韩进口量暴增 764%。 反观中国,二三线城市一顿午餐二十元就能吃得不错,公斤西红柿也就五六块钱,这物价差距一拉,韩国工资的 “含金量” 立马打了对折。 更藏不住的是韩国离谱的工资差距,韩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4 人以下小企业员工的工资还不到 500 人以上大企业的三分之一,要是大企业员工拿 1.5 万月薪,小企业员工可能才 4890 元,这数比中国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还低。 而且这差距还在越拉越大,2012 到 2017 年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工资比率持续下降,普通打工人根本没沾到 “高工资” 的光。 反观中国,虽然不同单位工资有差异,但像规模以上企业里,生产制造人员月薪约 6547 元,与中层管理人员的差距没那么悬殊,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更实在。 要是算上购买力平价,韩国的工资优势更没剩多少。台 “央行” 曾澄清过,剔除物价因素后,台湾地区的购买力平价长期高于韩国,这背后正是韩国物价涨幅过高的问题。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算法,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才是衡量生活水平的关键,韩国 1.5 万到手工资,扣掉高价餐饮、贵价食材、住房成本后,能剩下的可支配收入未必比中国一线城市高多少。 所以说,拿 “八倍工资” 来贬低中国根本站不住脚。韩国普通打工人的工资也就比中国平均水平高一倍多,还得被高物价、大差距层层 “盘剥”。 那些只看名义工资的说法,说白了就是没算明白生活的真实账本。毕竟过日子不是看工资条上的数字,而是看能买多少菜、吃多少饭、攒多少钱,这点上,中韩普通人的差距可比 “八倍” 说法实在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