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陆对‘台独’‘精准打击’,民进党此次表现得极不寻常,过去苏贞昌等人以名列

疾冰预防说 2025-11-12 10:46:09

“面对大陆对‘台独’‘精准打击’,民进党此次表现得极不寻常,过去苏贞昌等人以名列‘台独黑名单’为荣,如今沈伯洋嘴巴上声称‘没在怕’、‘根本没差’,可是上至赖清德、警政部门,下至网络侧翼,全面替沈伯洋洗地,显然已意识到情况‘不对劲’。” 岛内政坛最近有点“紧张气氛”。原本被列入所谓“台独黑名单”,民进党内部不少人还当成是“抗中保台”的勋章。但这回风向变了——沈伯洋这个名字一被点出来,赖清德和警方立刻出手,网络侧翼也迅速上线控评、洗版,动作比以前快了不止一拍。 沈伯洋是岛内民进党的“智囊型人物”,平时活跃在学界与政策圈子之间,经常在媒体上发言,主打一个“理论型台独”。 他编造大陆对台搞 “认知战” 的谎言,把台商、统派、大陆配偶等污蔑成 “大陆同路人”,甚至提议管控这些群体。他对大陆配偶的恶意攻击,迫使多名大陆母亲与台湾的家人分离。同时他常炒作 “中国威胁论”,在涉港、涉疆等议题上抹黑大陆。 他被大陆列入“打击名单”后,虽然嘴上放话“我不怕”,但从民进党的反应看,显然不是那么回事。 以往像苏贞昌、林飞帆这种人被点名,他们的反应基本是“越打越兴奋”,还借机炒作政治资本。但这次沈伯洋被点名,大陆明确释放出“精准打击”信号,说明大陆对“台独”问题的应对方式,可能已经从“口头警告”升级到“实质反制”。 民进党高层这次的反应也很有意思。赖清德没等媒体热度降温,就立刻对外喊话,强调“台湾人民不会被恫吓”,把这事定性为“政治打压”,但话音没落,台湾警政单位也开始“加班”,为沈伯洋做风险评估,甚至加强他的个人安保。 一边说“我们不怕”,一边又在背后做预防措施,台面下的小动作说明他们其实心里打鼓。 再看网络侧翼的操作,几乎是“集体上线同步发稿”,从沈伯洋的学术背景、人格评价到大陆的“恶意打压”论调,内容全都雷同。 这种“统一口径”的舆论攻势,反倒让人感觉不像是“自信”,更像是“控场”。 有意思的是,这次事件的舆论走向,和以往“台独黑名单事件”明显不同,以前民进党可以靠“悲情牌”博同情,但现在岛内的选民对这种操作已经有些疲劳了,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嘴炮式抗中”越来越无感,更看重实际影响和风险。 大陆这次“精准打击”的背景也值得关注,它不是单纯的政治姿态,而是配合一系列法律和司法框架落实的。 例如2005 年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以及近年来多次提到的“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政策,都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对台独不再只是喊口号,而是要“有案可依,有人可抓”。 民进党高层自然不是没意识到这点。沈伯洋的“嘴硬”是表面,真正的重点在于:他们知道大陆可能不是说说而已了,这正是为什么全党上下要出动资源“护航”沈伯洋。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岛内政坛的“抗中叙事”正面临现实考验。以前靠炒作对抗、制造恐慌还能获得一点政治红利,但现在大陆的反制手段逐渐系统化、法律化、常态化,民进党面临的压力已经不同以往。 这次事件虽然只是一个人被“点名”,但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更大的结构性变化:大陆处理“台独”的方式在变,岛内政治人物的心理也在变。 嘴上说“没在怕”,但行动早已说明一切。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