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大师在演讲时指出:“将辛苦赚来的钱财捐给寺庙,以为能积累福德,实际上却是上了大当,实在是蠢得难以置信。”捐钱给寺庙,若只为求菩萨保佑升官发财、消灾免难,这与贿赂何异?真正的信仰,从来不是一场利益交换,而是一种精神指引。佛家讲“无相布施”,道家说“上德不德”,都在强调一个道理:行善若带着功利心,便失了纯粹,也难积真功德。有人省吃俭用捐香火钱,转头对家人锱铢必较;有人一掷千金塑金身,却对路边乞丐视而不见。这种“选择性慈悲”,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六祖慧能早就点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求福报的人,往往越求越不得,因为执念本身就成了障碍。真正的修行不在庙堂之高,而在日常点滴。给父母端一碗热饭,比烧万炷高香更暖人心;帮陌生人搭把手,比磕百个响头更见慈悲。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善念若不落地,终究是空中楼阁。与其把钱塞进功德箱,不如给山区孩子买本书,或者给孤寡老人送床棉被——至少你知道,这钱真能变成一碗饭、一件衣。福德不是求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那些总想着“花钱消灾”的人,或许该想想:若行善只为利己,灾祸恐怕早已藏在心里。
南怀瑾大师在演讲时指出:“将辛苦赚来的钱财捐给寺庙,以为能积累福德,实际上却是上
桂哥猎手琪琪
2025-11-11 22:25: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