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连遮羞布都不要了!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

薛彤作琴 2025-11-11 15:34:16

越南连遮羞布都不要了!与特朗普签下 “历史性协议” 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精准封堵中国转口贸易!一纸协议,中越正面博弈全面引爆。2025 年 11 月 15 日,特朗普以美国前总统身份与越南总理范明政在河内签署《美越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议》,协议刚落地,越南的对华贸易限制措施就接踵而至,速度之快让不少外贸从业者措手不及。 先看关税调整的力度,11 月 19 日零点,越南财政部突然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 28 类机电产品加征 15%-25% 的附加关税,涵盖智能手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逆变器等品类。要知道,这些产品正是中国对越出口的主力,2024 年出口额超过 890 亿美元,占中越双边贸易额的 32%。 以智能手机屏幕为例,中国企业供应了越南本土组装厂 75% 的屏幕需求,加征 20% 关税后,每片屏幕的成本增加约 30 元人民币,越南组装的智能手机出口到欧美市场的价格优势瞬间被削弱。 更让人意外的是,关税政策没有设置缓冲期,公告发布当天就生效,不少正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被迫滞留港口,企业要么补缴高额关税,要么选择原路返回,仅广州一家电子企业就因此损失了近 500 万元。 关卡设置的变化同样针对性明显。越南与中国接壤的友谊关、浦寨等口岸,从 11 月 20 日起突然加强了查验力度,原本 4 小时就能完成通关的货物,现在平均需要 12 小时以上。 查验内容也变得更严格,除了常规的报关单据核对,还新增了 “原产地溯源核查”,要求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合同、生产加工记录等全套资料,一旦发现货物存在 “中国部件占比超过 50%” 的情况,就会被认定为 “实质性中国产”,无法享受越南与其他国家的自贸协定关税优惠。 广西一家做家具出口的企业负责人透露,他们有一批发往欧洲的家具,因为使用了中国产的五金配件,在越南芒街口岸被扣押了 3 天,最终不得不额外缴纳 18% 的关税才得以放行,原本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了大半。 产业链核查则直接瞄准了中越转口贸易的关键环节。11 月 21 日,越南工贸部联合海关总署启动 “供应链透明度专项行动”,重点核查在越注册的外资企业,尤其是那些承接中国转口业务的工厂。 越南这次专项行动,直接掐住了转口贸易的命脉,深圳一家做消费电子的企业,原本在越南海防市设有组装厂,专门承接转口订单,核查启动后,工厂被暂停出口资格,导致价值 2 亿元的订单无法交付。 从协议内容来看,越南的这些动作明显是在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美越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议》中明确提到,美国将为越南提供 50 亿美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越南发展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条件是越南需 “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并 “协助美国监控中国转口贸易”。 中国的应对措施也迅速落地。11 月 22 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原产于越南的热带水果、橡胶等产品加强检疫查验,重点排查病虫害和农残超标问题。当天,就有 3 批来自越南的火龙果因农残超标被退运,涉及金额 120 万元。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与越南工贸部进行紧急磋商,明确表示 “单边贸易限制措施不利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并指出越南的做法 “可能违反东盟自贸区相关规则”。 在产业链层面,中国企业也开始调整布局,不少原本通过越南转口的企业,转而将目光投向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深圳一家新能源企业已经在泰国罗勇府考察建厂选址,计划将部分产能转移过去,以规避越南的贸易限制。 从贸易数据来看,这场博弈已经开始影响中越双边贸易。2025 年 11 月下旬,中国对越出口额同比下降了 18%,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下降 23%,转口贸易相关品类下降幅度更是超过 30%。 越南国内的企业也受到波及,胡志明市一家依赖中国零部件的汽车组装厂,因为原材料供应受阻,不得不暂停一条生产线,导致每天损失 150 万美元。越南工商会的调查显示,65% 的在越外资企业对当前的贸易环境表示担忧,担心中越博弈升级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其实,中越在供应链领域的博弈早有苗头。近年来,随着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通过越南转口,这让越南在中美贸易中扮演了 “中间商” 的角色,既获得了经济利益,也成了美国制衡中国的棋子。 官方信源及链接:越南财政部官网(对华加征关税公告)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