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一个多月后,中方恢复安世出口,但有一前提条件,荷方急求来华谈判 僵持一个多

邱震海 2025-11-11 14:33:06

僵持一个多月后,中方恢复安世出口,但有一前提条件,荷方急求来华谈判 僵持一个多月的安世半导体供应问题,终于迎来突破性进展。中国商务部确认,已恢复部分安世半导体芯片出口。   而早在11月7日,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奥姆维奥就表示,已经获得中国的出口批准,是首家拿到豁免的企业。日本的本田汽车也透露,芯片供应已经有了改善的迹象。   这一消息,可以说是给全球半导体行业与欧洲车企,吃下了“定心丸”。   要知道,截至目前,荷兰方面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举措,中国为何突然恢复出口了呢?   第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贯尊重市场规则与契约精神,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保持着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持续断供,不仅会对全球汽车制造等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也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二,中美会晤达成的共识,也为这件事提供了转机。   在中美两国就经贸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后,美国宣布对中国暂停“50%穿透规则”,为期一年,直接让荷兰制裁安世半导体,失去了行动依据。   同时,中国恢复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出口,也符合中美双方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利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这次恢复出口有前提条件——“仅限民用”,这不是随便加的规矩。   现在很多半导体芯片都有军民两用的属性,同样一颗芯片,既能装在民用汽车上,也可能用在军事设备上,比如导弹制导、雷达系统这些。   中国强调这一点,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安全,防止芯片被滥用,另一方面也是掌握主动权,万一以后发现有违规使用的情况,随时能停止出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半导体芯片出口恢复了,但安世风波核心的矛盾还没完全解决。   荷兰之前透露消息时,否认恢复原CEO职务,这说明荷兰对安世的控制权之争还没结束。   荷兰这种“既要市场又要控制”的心态,意味着中荷后续的磋商还有不少硬仗要打。   这次中方在确认恢复出口时,也表示同意荷兰派员赴华进行磋商,这显然标志谈判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最终结果如何,接下来就看荷兰来华磋商的具体情况,能不能真正解决控制权的核心矛盾,这直接关系到安世半导体供应链的长期稳定。

0 阅读:180
邱震海

邱震海

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有30年媒体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