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东方大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十年前,当俄罗斯与东方大国敲定S400防空系统的采购合同时,普京大概满心期待。这款俄军最先进的防空武器,能卖给军工体系日渐成熟的东方大国,不仅是30亿美元的订单收益,更相当于拿到了“大国认证”,往后开拓国际市场自然顺理成章。 那时俄方反复宣传S400能探测600公里外目标,既能打隐身战机又能拦弹道导弹,仿佛只要交付,就会成为东方大国防空网的核心支柱。 可谁也没想到,如今这批S400却鲜少露面,在各类防空演练和公开报道里几乎不见踪影,成了“失声”的装备。 根本原因藏在美国的秘密计划里。早在上世纪,美国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苏式防空导弹,连S300这种关键装备都弄到了手,在内华达州的测试基地研究了二十年以上。 S400看着先进,其实是在S300基础上升级来的,核心技术路径没有本质变化,美国对它的雷达信号、拦截模式早就摸得透透的。东方大国心里清楚,要是把S400拉出来当主力,等于让美军拿着“说明书”找破绽。 之前有军事专家就说过,自家的国产防空导弹从没出口过,美国根本摸不清底细,比S400安全多了,这账一算就明白该选谁。 更关键的是,东方大国的国产防空导弹进步太快,直接把S400挤到了一边。十年前签合同时,国产红旗系列还在追赶阶段,可这些年一路升级,性能早就今非昔比。 就拿东部沿海的防空演练来说,近几年亮相的全是红旗-9B、红旗-16这些国产导弹,从头到尾没见S400的影子。要知道以前引进S300的时候,但凡有重大演练肯定会让它露脸。 这背后是实在的差距缩小:红旗-9B的射程不比S400差,抗干扰能力还更适应本土环境,最重要的是能和自家的预警机、雷达站无缝衔接,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S400本身的“水土不服”也很明显。俄制武器有自己的作战体系,S400的雷达信号、数据接口都是俄式标准,而东方大国的防空网早就换成了国产体系,两者要兼容就得大改。就像美国当初劝印度别买S400时说的,俄制装备和其他体系“说不上话”。 有消息说,之前试过把S400接入本土防空链,结果要么信息传不过来,要么反应延迟,实战中这可是致命的。 反观咱们的国产导弹,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体系配合,开机就能联网,根本不用费这劲。 还有个普京可能没料到的变数:S400在实战中露了怯。去年俄乌冲突里,好几段S400被乌军摧毁的视频传出来,有的是齐射拦截失败反被炸毁,有的是被无人机偷袭得手。这让外界看清了,这款装备并没有宣传中那么“无懈可击”。 东方大国本来就对实战性能要求高,看到这样的表现,自然更不会把它当主力用。 反观印度买了S400后还高调宣传演习成功,但谁都知道,印度没有成熟的国产替代,只能硬着头皮用,和东方大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当初采购S400的时候,其实就有技术借鉴的考虑。合同里没提技术转让,俄方连生产许可都没给,但东方大国早就摸透了S300的技术,拿到S400后等于多了个“参照物”。 现在国产导弹里的很多技术,比如多弹种兼容、末端机动控制,都能看到借鉴的影子。既然目的达到了,S400自然就成了“备用装备”,平时不用亮相,也就显得“失声”了。 这么一看,普京的百感交集不难理解。十年前以为是笔双赢的大生意,既能赚外汇又能树口碑,没料到美国早把S400的底摸透了,更没料到东方大国的国产替代进步这么快,还让S400的体系兼容问题和实战短板暴露无遗。 如今这装备在东方大国“失声”,不是性能太差,而是它刚好站在了“被超越”的节点上,成了国产防空力量崛起的背景板。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