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这两天突然炸出一个大瓜,前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放话说,明治维新的发动机不是自家勤勉,而是甲午战争后从清政府掠来的二亿三千万两白银。消息一出日本舆论有点懵圈,中国网友却觉得这番自爆既罕见又扎心。 这番话,几乎是在戳穿日本长久以来的“自我神话”。石破茂提到的那笔白银,折算成今天的价值大约上万亿日元。这笔巨款被用于修铁路、造军舰、建工厂,是日本工业化的“第一桶金”。事实摆在那儿,日本近代化的加速,确实踩着清朝的伤口起步。 日本媒体一开始选择冷处理,试图把这番言论当作“历史回顾”一带而过。但很快,社交平台上的讨论炸开了锅。有人质疑“这种话会损害国家形象”,也有人承认“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真相”。问题在这儿——真相从来不会因为掩盖就消失。 中国网友的反应则更直接:终于有人敢讲出被他们讳莫如深的那一页。事实上,清政府在1895年签下《马关条约》,赔款白银的金额相当于当时中国三年财政收入。那是国家的血,是时代的痛。 更讽刺的是,日本一直宣称“明治精神”靠的是勤勉和自强,却回避这段“靠掠夺起家的财富史”。这种选择性失忆,不仅让历史扭曲,也让后人对所谓“文明进步”产生错觉。 石破茂这番话,等于在日本政坛丢下一枚“历史炸弹”。很显然,他不是无意说漏嘴,而是在提醒社会——遮掩的过去,终有一天要面对。对中日关系而言,这种坦白也许是重新审视历史的起点。 历史的真相从不怕被提起,怕的是永远被遗忘。日本敢不敢正视那段财富的来源?那才是决定未来关系能否真正走向平等的关键。——你怎么看石破茂这次“掀桌式”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