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国际刑事法院驳回前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提出的暂时释放申请之际,特朗普命令美国海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10 11:36:31

正当国际刑事法院驳回前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提出的暂时释放申请之际,特朗普命令美国海军以打击毒贩为理由,多次击毁委内瑞拉船只,致使57人死亡。国际刑事法院以杜特尔特涉嫌反人类罪羁押他,指控他在禁毒期间采用了大规模的杀戮和暴力手段。特朗普也正在做同样的事,国际法院却视而不见。 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庭门口挤得水泄不通,镜头齐刷刷对准那扇厚重的大门,八十岁的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刚被法警押解进入,这个名字就立刻霸占了全球新闻的头条。 所有人都记得他任内那场震动世界的 “禁毒战争”,2016 到 2022 年的马尼拉夜色里,警笛声、枪声和黑色尸袋成了街头挥之不去的背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当地 NGO 的调查显示,这场行动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 2.7 万,其中绝大多数死者身份不明,人权组织甚至宣称实际数字可能高达 3 万。 如今 ICC 的起诉书上明明白白列着三项反人类罪,从 2013 年他任达沃市长时涉及的 19 起谋杀,到总统任期内 14 名 “高价值目标” 的死亡,再到禁毒高潮时 43 起底层涉毒人员 “清理” 行动,每一项都钉得死死的,即便他以八旬高龄、健康堪忧为由申请暂时释放,还是被法庭干脆利落地驳回了。 可就在同一时间,另一条消息却像没激起涟漪的死水 —— 特朗普正下令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域以 “打击毒贩” 的名义频频开火,截至 2025 年 10 月 29 日,美军已经对涉嫌贩毒的委内瑞拉船只发动了十多次军事打击,击沉船只 14 艘,造成的死亡人数正好定格在 57 人。 最讽刺的是 10 月 27 日那次,美军一天之内在东太平洋击沉 4 艘船,14 人当场丧命,创下行动以来的单日最高伤亡,可五角大楼连这些死者的身份、所谓 “贩毒” 的证据都懒得提供,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只在社交媒体上轻描淡写一句 “属于恐怖组织” 就草草了事。 62 个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名写信给美国国会,直指这是 “法外处决平民”,委内瑞拉更是把证据递到了 ICC 门口,可海牙的法庭连个调查的动静都没有,更别说发出逮捕令了。 这反差背后的门道其实一点就透,首先得看 ICC 那套 “管辖权游戏” 怎么玩。菲律宾 2011 年加入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虽然后来退出了,但 ICC 早在 2018 年就启动了调查,按规矩 “退出前的罪行仍可管辖”,这就给了立案起诉的由头。 可美国从来就不是 ICC 成员国,特朗普 2025 年 2 月还特意签了行政令,明晃晃威胁要制裁 ICC 官员 —— 冻结资产、禁止入境,连他们的直系亲属都不放过,甚至放话 “谁敢调查美国人就让谁付出代价”。这种情况下,ICC 哪敢往前凑? 要知道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犯下的战争罪传言从来没断过,可自 ICC2002 年成立以来,起诉的大多是非洲、南美这些地方的领导人,从刚果(金)的卢班加到科特迪瓦的巴博,没一个西方大国的政要沾过边,冈比亚前信息部长博章早就戳破过:这根本就是 “迫害有色人群的国际白人法院”。 更现实的是美国的 “制裁大棒” 真能砸得 ICC 喘不过气。2025 年美国因为 ICC 调查以色列,直接把 ICC 全部账户列入制裁名单,一下就削掉了法院 38% 的预算,证人保护资金砍得精光,不少关键证人怕遭报复要么拒不出庭要么改了证词。 杜特尔特的案子能推进,说白了是菲律宾没能力跟 ICC 叫板,可特朗普这边,光是 “制裁威胁” 就够 ICC 喝一壶的。 当年 ICC 首席检察官本苏达想调查美军在阿富汗的虐囚案,直接被美国吊销签证,后来还遭全面制裁,连租房、领工资都成了难题,这种 “太岁头上动土” 的代价,ICC 显然不敢再尝一次。 再说白了,国际司法从来都是看拳头说话。杜特尔特的禁毒行动再强硬,菲律宾终究是个发展中国家,没能力给 ICC 的运作造成实质威胁。 可特朗普背后是能调动航母打击群、动辄冻结他国资产的美国,2025 年 8 月为了 “扫毒”,美军直接派了 3 艘载着 4000 名士兵的舰艇进驻加勒比海,后续还加派了核潜艇和 F-35 战机,这种武力威慑下,ICC 哪敢捋虎须。 就像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说的,ICC 早成了 “受某些朋友指使的政治工具”,对没背景的杜特尔特穷追不舍,对有美国撑腰的特朗普视而不见,这哪是维护正义,分明是拿着法律尺子按国家实力量身定做标准,说穿了实在有点滑稽。

0 阅读: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