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决战,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抵达基辅,为泽连斯基打气。 打气,也只是嘴上的、精神上的。红军城危在旦夕,三国要真帮,就应该像喊的那样,直接派兵。他们去是显示存在,目的就是让乌克兰顶住,替他们顶住。 泽连斯基该醒醒了。赴死的还是乌克兰人! 这场基辅之行,与其说是“撑腰”,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表演。三位欧洲大佬带着微笑合影、握着泽连斯基的手说尽漂亮话,可字里行间没一句敢提“直接派兵”的实锤——毕竟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红军城不是普通战场,而是俄乌东线的“暴风眼”。这座不到30平方公里的小城,卡住了多条干线公路和铁路的命脉,是乌军东线后勤枢纽,也是防守中部腹地的最后屏障,如今早已被炮火烧成废墟,街区夷为平地,郊外布满雷区和防线,每一寸土地都在淌血。 他们嘴上喊着“支持乌克兰”,行动上却把“自保”刻进了骨子里。马克龙之前倒是提过商议“在乌部署欧洲军队”,可雷声大雨点小,欧洲内部早就吵成了一锅粥。意大利明确说不派兵,希腊直言这会偏离停火目标,德国更是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始终保持谨慎态度。说白了,谁都不想把自己的士兵推到俄乌冲突的最前线,毕竟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的后果,没有哪个欧洲国家敢承担。 所谓的“志愿联盟”,从一开始就是个虚架子。斯塔默牵头搞起这个联盟,喊着要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可开会开了一次又一次,连个统一的派兵方案都拿不出来。这些欧洲国家心里打得全是小算盘:既想借乌克兰牵制俄罗斯,又不想自己付出太多代价;既怕美国撒手不管让欧洲陷入安全困境,又不敢真的和俄罗斯撕破脸。他们给乌克兰送武器、给援助,本质上是把乌克兰当成了抵御俄罗斯的“缓冲垫”,红军城的胜负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地缘博弈的筹码。 泽连斯基或许也想过要实打实地援助,可他终究没看透这场游戏的本质。欧洲国家愿意给乌克兰“输血”,却绝不肯“换血”——让自己的公民上战场送死。红军城的乌克兰士兵在废墟里殊死抵抗,每分每秒都有人倒下,而那些喊着“挺乌”的欧洲政客,回到自己的国家就能享受和平,他们的子民不用躲炮弹、不用在寒夜里流离失所。 更讽刺的是,这些国家嘴上说着“为了乌克兰的和平”,实际做的都是加剧冲突的事。他们清楚红军城对顿巴斯战局的重要性,知道普京急于拿下这里向国内展示成果,却依然鼓动乌克兰硬扛,全然不顾当地早已没有平民,只剩无尽的炮火和牺牲。所谓的“安全保障”,不过是让乌克兰人继续替他们挡住俄罗斯的“挡箭牌”说辞。 乌克兰的命运,从来不在欧洲大佬的握手言和里,而在被当成棋子的悲哀里。那些空洞的承诺、虚伪的打气,换不来红军城的转机,也换不来乌克兰民众想要的和平。泽连斯基如果还看不清这一点,只会让更多同胞为这场别人的博弈付出生命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