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要杀韩信? 刘邦生于沛县一个普通家庭,早年混日子,当过亭长,娶了吕雉。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闹起来,刘邦在沛县杀了县令,拉起队伍,自称沛公。他带人投奔项梁,参与反秦大战,先占沛地,后随军打章邯,在成阳成武等地赢了几仗。秦亡后,刘邦先入关中,攻下咸阳,抓了子婴,灭了秦。他定约法三章,封存秦宫库房,还守函谷关挡项羽。这时候,刘邦被封汉王,领巴蜀汉中。他暗渡陈仓,收三秦,攻彭城,跟项羽打了好几年楚汉战争。最后在垓下用四面楚歌计,逼项羽自刎。前202年,刘邦当皇帝,建西汉,定都长安,封吕雉皇后,刘盈太子,萧何丞相,曹参周勃将领,还册封143功臣,定九章律,减税放奴。 韩信出生淮阴,穷苦出身,早年寄人篱下,受过胯下辱。他先跟项梁,后投项羽,当执戟郎,没被重用。前206年,韩信跑去投刘邦,先做连敖,后因犯法差点被杀,夏侯婴放了他,还推荐给刘邦。刘邦封他治粟都尉,不重视。韩信跟萧何聊过,萧何追他回来,劝刘邦拜大将。前205年,刘邦在南郑设坛封韩信大将军。韩信带兵暗渡陈仓,联合曹参樊哙占三秦,破章邯于壤乡,平关中。他用声东击西,渡木罂破魏豹于安邑;在井陉背水战,三万破赵二十万,斩陈余,俘赵歇;水淹齐军,斩龙且,破田广,平齐。前204年,说服燕投降。前203年,助刘邦垓下设十面埋伏,围项羽。 刘邦跟韩信聊带兵时,韩信说自己多多益善,刘邦只限几千。这话让刘邦看到韩信不服气,两人差距大,关系从那起就埋下隐患。刘邦派韩信打山东,没封王,韩信自称代理齐王,刘邦气坏了。张良劝,先封他齐王,用他帮忙,以后收拾。刘邦同意,两人表面合作。楚汉战后,刘邦封韩信楚王,管淮阴周边。前201年,有人告韩信反,刘邦听陈平计,借巡云梦泽召诸侯。韩信去,刘邦抓他,收兵权,贬淮阴侯,押长安住。 韩信丢权后,常发牢骚,刘邦不放心。他藏钟离昧,刘邦搜捕,加深疑心。刘邦觉得韩信威胁权威,计划除他。前196年,陈豨反,刘邦带兵平。吕后跟萧何谋,假传陈豨败,骗韩信进宫。韩信入长乐宫,吕后命武士绑他,以反罪杀在钟室,夷三族。其实,刘邦杀韩信核心是功高震主。韩信战功太大,平魏赵燕齐,灭项羽,功盖天下。刘邦性格多疑,统一后削异姓王,韩信首当其冲。韩信自知地位高,言语不慎,给了借口。 再说,韩信有谋反嫌疑。他跟彭越联系过,虽没真反,但刘邦心存芥蒂。削藩是刘邦国策,韩信异姓王,兵权重,威胁中央。刘邦先夺兵,再贬侯,软禁长安,防他生事。韩信不韬光养晦,常怨言,刘邦更警惕。陈豨反时,韩信舍人告密,说韩信想发兵袭吕后太子。这借口让吕后动手。刘邦在外,吕后杀韩信,实际执行刘邦意。刘邦回朝闻讯,既喜又怜,喜除隐患,怜人才惜。 刘邦剪异姓王是既定策略。韩信死后,他继续处理彭越英布。有人告彭越反,刘邦派人查,抓彭越贬庶人,迁蜀青衣。途中,刘邦诏杀他,做肉酱分诸侯。英布闻讯反淮南,刘邦带兵败他于蕲西,英布逃番阳泽被杀,刘邦取首回长安。刘邦晚年病重,想废刘盈立刘如意,张良叔孙通周昌劝止。他跟大臣白马盟誓,不立异姓王。前195年,刘邦死长安长乐宫,葬长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