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不是越多越好?3.06亿年前的地球,早就交了一次昂贵的学费 地球上到处是茂

安之若素呐 2025-11-09 19:19:17

森林是不是越多越好?3.06亿年前的地球,早就交了一次昂贵的学费 地球上到处是茂密森林,氧气足得让昆虫长成巨型,陆地绿得像块翡翠。可这份绿意盛宴,怎么就突然崩盘,酿成一场全球生态大劫? 石炭纪那会儿,地球陆地基本给森林占满了,覆盖率高达95%。超级大陆盘古大陆正往一块儿挤,稳稳卡在赤道带,四周大海环抱,暖湿气流源源不断。雨水多得像不要钱,植物们长得欢实。那些鳞木、封印木啥的,树高轻松超30米,树干粗壮得几个人抱不住。林冠密不透风,阳光勉强洒下几缕,地面潮湿阴暗,苔藓铺得像地毯,沼泽到处是。 这种环境,植物光合作用玩儿命加速,大口吸二氧化碳,吐氧气吐到大气里氧含量飙到35%上下,比现在高一倍多。昆虫靠体表呼吸,氧多体大,蜻蜓翅膀张开能到70厘米,甲虫千足虫满地爬,森林里嗡嗡声不断。整个生态链条转得飞起,植物稳坐底端,昆虫中层,陆地生机勃勃。 可繁荣总有隐患。碳循环出问题了。植物吸碳多,放碳少。微生物那时候还啃不动木质素,死树烂叶堆在沼泽里,层层叠压,慢慢炭化成煤。石炭纪名字就这么来的,全球一半煤都出自这儿。碳锁地底,二氧化碳少,温室效应弱,地球凉下来。南极冰盖开始扩张,气候干旱化。 3.06亿年前,危机炸锅。盘古大陆漂移,地壳动荡,南极冰盖推向内陆,沿海湿地干涸。雨水变少,季节干旱频发,雨林缺水,树木大片枯死。林冠破洞,地表温差拉大,白天热夜里冷,极端天气直击生态。巨型蕨类灭绝,靠它们吃饭的巨虫断粮,体型缩水,物种多样性直线下滑。 更狠的是,地壳暴露煤层,高氧环境一碰火星就着。森林大火烧了数十年,释放海量二氧化碳,气温反弹,冰川融化,海平面升,海洋缺氧,鱼类集体窒息。生物大灭绝来袭,石炭纪的绿色时代就这么收场。森林残骸埋地底,成了今天能源宝藏,但代价是生态重塑。 这事儿搁现在看,森林多当然好,但得讲究度。生态系统复杂,碳循环得平衡。石炭纪的教训告诉我们,一味扩张绿意,忽略土壤水资源承载力,容易出岔子。中国这些年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头,三北防护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亿亩绿地稳稳上阵,可从来不瞎种。科学评估土壤,调控植被结构,确保碳汇和多样性两手抓。 长江经济带修复湿地,精准施策,避免循环中断。全球气候大会上,中国推碳达峰中和,技术监测碳流向,防患未然。绿色发展不是喊口号,是实打实责任。森林保护像绣花,细活儿,得尊重自然规律。 想想看,石炭纪那场变局,换成今天,会不会重演?我们种树护林,图啥?不光美化环境,还得为子孙留条可持续路子。党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话接地气。基层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生态红利人人享。

0 阅读:50
安之若素呐

安之若素呐

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