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解剖 300 名肺癌死者,发现患肺癌的人,有 7 大 “共性”,原来如此 诸位可知,近期复旦大学的一项研究堪称 “惊雷乍响”!解剖 300 名肺癌死者后,研究团队竟揪出了 7 个藏在病魔背后的 “共通之处”。 这可不是江湖传言,而是实打实的学术成果。要知道,如今肺癌早已不是 “老烟枪” 的专属噩梦,不少不抽烟的朋友也难逃其魔爪。 到底是哪些生活习惯在悄悄 “养虎为患”?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 先说说第一个共性,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这一点想必大家早有耳闻,但数据之惊人仍让人咋舌。研究中近七成死者有长期吸烟史,日均吸烟量超 20 支,烟龄普遍在 15 年以上。中医常说 “肺为娇脏”,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就像一把把尖刀,反复刺穿着肺部的防御屏障。现代医学也证实,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成分会诱发基因突变,大大增加患癌风险。更可怕的是,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丝毫不亚于直接吸烟,家庭中有吸烟者的人,患肺癌概率会高出 30%。 第二个共性是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这里的污染可不只是雾霾天,还包括厨房油烟、装修甲醛、职业粉尘等。去年深圳就有个案例,一位常年在家做饭的阿姨,因长期不开油烟机,被确诊肺癌时全家都懵了。中医认为 “天人相应”,外界环境的污浊之气侵入肺腑,日积月累便会酿成重疾。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也显示,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的女性,患肺癌风险比常人高 2 到 3 倍。 第三个共性是长期熬夜,作息紊乱。现在的年轻人总爱 “修仙熬夜”,殊不知这是在给肺癌 “可乘之机”。研究中近半数死者有长期熬夜的习惯,经常凌晨 1 点后才入睡。中医讲 “人卧则血归于肝”,熬夜不仅伤肝,更会让肺部得不到充分休养,免疫力直线下降。现代医学也发现,睡眠不足会破坏身体的 DNA 修复机制,增加癌细胞滋生的可能。 第四个共性是饮食失衡,偏爱重口味。麻辣鲜香固然过瘾,但长期吃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对肺部可不是好事。研究显示,肺癌死者中近六成日常饮食缺乏蔬菜和水果。中医倡导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新鲜蔬果中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就像肺部的 “清洁工”。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也证实,每天摄入足量蔬果,能降低 15% 的肺癌风险。 第五个共性是缺乏运动,体质虚弱。“宅家” 成了不少人的日常,却不知身体越不动,病魔越容易找上门。研究中超过四成死者几乎不进行体育锻炼。中医认为 “气血流通则百病不生”,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肺部功能。现代医学也表明,每周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肺癌风险降低 20%。 第六个共性是长期精神压抑,情绪低落。坏心情也是肺癌的 “帮凶”!研究发现,近三成死者生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中医有 “肝郁气滞” 之说,情绪不畅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肺气郁结。多项医学研究也证实,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患癌风险会显著升高。 第七个共性是忽视定期体检,错过早期信号。很多人觉得身体没毛病就不用体检,等到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往往已是肺癌中晚期。研究中超过六成死者从未做过胸部 CT 检查。中医强调 “治未病”,定期体检就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数据显示,每年进行一次胸部 CT 筛查,能使肺癌死亡率降低 20%。 说了这么多,预防肺癌其实也不难。记住这几点:戒烟并远离二手烟,保持环境通风,规律作息不熬夜,饮食均衡多蔬果,坚持运动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定期体检早发现。 肺癌虽猛,但只要避开这些 “共性”,就能大大降低风险。健康从不是小事,从今天起调整生活习惯,才能为肺部筑起坚固的 “防护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