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女子因长期独自照料102岁、已无法自行移动的母亲,在案发当日母亲从床上跌落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2025-11-08 16:16:35

71岁女子因长期独自照料102岁、已无法自行移动的母亲,在案发当日母亲从床上跌落、自己无力扶起后,产生“母亲不在了就好”的念头,最终用塑料绳将母亲勒死。案发后,该女子主动拨打110自首。 2025年11月5日,该案开庭审理,辩护律师以“照护工作达极限”“主动自首”为由为其辩护,事件曝光后引发对高龄照护困境的广泛讨论。 这件事虽然是发生在日本,但很多中国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困境。 此案最刺痛人心的,是照护者与被照护者的双重高龄,71岁的女儿本身已步入老年,却要承担102岁失能母亲的24小时照护,体力、精力早已透支。 这种老老照护模式在老龄化社会中愈发普遍,当照护者自身成为需要被照顾的群体,却缺乏外部援手时,长期的生理疲惫与心理压抑,极易将个体推向崩溃边缘。 该案中无力扶起母亲的瞬间,本质是长期照护压力的总爆发,是个体在尽孝责任与自我生存之间的绝望抉择,折射出家庭养老模式在极端情境下的脆弱性。 从日本此案延伸到我国现实,类似困境同样存在,我国养老服务存在“护工少、专业度低、资源散”的问题,3500万失能老人中,多数家庭面临“请不到合格护工、住不起专业机构”的困境。 长期护理保险虽已试点,但评估标准不科学、覆盖范围有限,不少失能老人无法获得足够支持。当家庭成为照护的唯一“兜底”力量,个体的崩溃便可能转化为极端悲剧。 传统认知中,照料老人被视为家庭内部的孝责,却忽视了老龄化社会下家庭小型化、子女流动化的现实,如今多数家庭已无力承担全职照护,亟需社会化服务补位。 但现实是,社区居家照护、上门护理等基础服务覆盖率低,专业养老机构床位不足且分布不均,导致家庭不得不“硬扛”照护压力。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家对此怎么看,怎么想,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感谢大家的关注